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嫦娥落月讓海外專家倍增期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5 09:50:55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隨著嫦娥三號穩穩落在虹灣著陸區,多日關注中國此次探月的海外專家更增加期待,從不同角度講述其深遠影響及未來合作。

  (小標題)不合作?沒理由

  “這是一項偉大的任務,將加深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我們歐洲航天局期待了解更多嫦娥三號的探測成果”,歐航局對華關係負責人卡爾·伯奎斯特對新華社記者評價道。

  他說,在空間科學和探測領域,“我們沒有理由不合作,因此歐航局每年都與中國科學家會面,探討一起共事的可能性。我確信,這種合作今後將越來越多”。由於希望了解中國合作夥伴如何工作,“我們認為學習對方的文化和語言是重要的”。

  位於美國休斯敦的月球與行星研究所所長斯蒂芬·馬克韋爾表示,對於嫦娥三號的任務,中國一直非常開放,這讓我很高興。通過與中國科學家交流,該研究所對此次探月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希望這種層次的共享繼續下去”,他說,早交流、多交流,可以讓科學回報最大化,使不必要的重復性努力最小化。

  (小標題)探測力 未曾有

  美國行星科學家埃米莉·勒科達瓦指出,“嫦娥”和“玉兔”的自主導航能力及其攜帶的極紫外相機、月面光學望遠鏡和測月雷達,都是美蘇上世紀探月時不曾用過的。記得美國探月最初是從一系列硬著陸測試開始的,“嫦娥”正在跨越式進步。

  勒科達瓦還認為,中國的太空計劃目標或許比載人登月更為深遠,當然實現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每次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就行。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和天文係專家邁克爾·裡奇說,人類此前登月時所用的探測器無法擁有現在這樣先進的計算技術。中國此次探月有望展現無限激動人心的成果,可為將來考察更遙遠的行星探索道路。

  “中國航天人每年都會做些新事,這令人激動。我對中國此次任務帶來的絕妙圖像和科研成果充滿期待”,裡奇興奮地說。

  (小標題)論意義 眾矚目

  英國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的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專家伊恩·克勞福德說:“我認為,一次成功的著陸與月球車任務,對月球探索有巨大意義。30多年來的首次月面可控軟著陸由中國成功實施,已經顯示出足夠的重要性,其攜帶的有史以來第三輛無人月球車,也是裝備現代儀器的第一輛月球車必然舉世矚目。”

  韓國貿易協會的李鳳傑博士認為,中國在此次探月中出色運用最新航天科技,向世界展示了其綜合國力,特別是綜合製造力。這種展示和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對於全球都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主任研究員韓載振博士則表示,實施“嫦娥”探月項目,對提升中國製造業整體水準和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化具有積極意義。他指出,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提高,是中國經濟成長能力和動力的一種體現,這說明中國有足夠能力製造出高度精密的產品。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必然對中國經濟走向產生積極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