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駐京辦人員:一年公務接待超2000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17:51:52


 

  “最近風聲緊,但該送的還是得送,只是更謹慎一些,方式更隱蔽一些。”這位工作人員說。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領導還借機謀私利。東部一個地級市駐京辦工作人員透露,他們除了承擔公務,還是領導的“生活秘書”,要為領導及其家人來京就醫、子女就學等提供“一條龍”服務。

  “我見過的最大面額餐飲發票是首都大酒店開的,面值108400元。這張發票內容是虛的,就是套現自己用。”曾在西南某地州駐京辦擔任出納近20年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駐京辦的財務管理漏洞多,有的領導經常借公款接待之機開出巨額發票充賬,把公家的錢揣進個人腰包。

  “特權怪胎”:駐京辦為何難說“再見”

  駐京辦最初的職能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為了爭取地方發展所需的項目、指標、物資和資金等,各級各類駐京辦爆發式增長,數量一度高達數千。

  縣級駐京辦為何難說再見?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地方建設發展項目審批很多都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手裡,“跑部錢進”成為投資最少、見效最快的途徑。“你不跑不送,吃了暗虧,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跑、一起送。”

  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駐京辦是特權產物,極易滋生腐敗。當務之急,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頓各級各類駐京機構,疏堵結合打擊私下運行的縣級駐京辦;另一方面要落實監管責任,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嚴防駐京辦成為治理公款浪費腐敗的薄弱環節。

  駐京辦其實就是“特權怪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表示,跑項目、要資金需求不止,縣級駐京辦就會“死灰複燃”。

  專家指出,從長遠看,應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鏟除“跑部錢進”的土壤,規範“三公”消費支出,從根本上杜絕駐京辦亂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