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人為何執著於捕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3 10:55:22


 
  對於嚴重依賴漁業資源的國家,特別是日本,捕鯨確實包括了人與鯨魚“爭奪”漁業資源的涵義。在2001年的一次IWC會議上,日本水產廳官員森下丈二在解釋為何反對南極小須鯨管理政策時表示:“這對南大洋藍鰭金槍魚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藍鰭金槍魚其市場幾乎全部在日本。由於生長緩慢和過度捕撈,全球具有繁殖能力的藍鰭金槍魚數量近年大大減少。2007年,國際大西洋金槍魚保護委員會一份獨立審查報告說,日本當年進口3.2萬噸藍鰭金槍魚,而當年大西洋可供捕撈的藍鰭金槍魚只有2.95萬噸。SC成員克拉彭認為,這一幕暴露了日本捕鯨業和其他海洋資源控制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作為一個極度依賴海洋資源的島國,離開了捕鯨業,日本的漁業政策就得不到保障。對於日本而言,捕鯨更像是一場海洋資源的戰爭。

  很多人以為自身並不捕鯨的中國“理所當然”應站在反對日本一邊,但其實並不這麼簡單。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在IWC歷屆會議的爭吵中,中國和韓國、俄羅斯等日本的周邊國家都一直支持日本“科學捕鯨”的計劃。例如,在2000年,中國代表團在國際捕鯨委員會的年會上支持了日本60個提案中的59個,而在2006年的IWC年會上,日本曾提出“將大會投票程序由公開轉為秘密投票”及“取消小型鯨豚類保護”兩個提案,中國都投了贊成票,對要求IWC“恢復正常化”即允許重開商業捕鯨的《聖其茨和尼維斯島宣言》投了棄權票。正是中國在這個提案上投了棄權票,結果反捕鯨力量以32:33一票之差敗給以日本為首的捕鯨國集團。按照法定程序,重開商業捕鯨禁令需要75%以上的選票,因此即使票數過半,日本也未能如願以償。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自然保護監測中心(UNEP-WCMC)的數據,從1975年到2012年,日本報告出口了668頭活海豚,其中,330頭出口到中國大陸,46頭到韓國,34頭到美國,27頭到香港,25頭到台灣,其它國家進口數量較少。

  (作者:源爾 來源:網易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