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羅馬豪雨釀災 掀口水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2 15:23:47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連日豪雨讓大半意大利浸泡在水中,不只河水氾濫,淹沒家園與良田,各界也掀起口水戰,相互指責、推諉責任。

  中央社報道,連日降雨癱瘓羅馬,貫穿城市的台伯河(Tiber)幾乎淹沒橋面,市中心通往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只剩下單線道,地下鐵漏水關閉、道路積水陷落、火車脫軌、民眾在屋頂上求救。

  去年上任時宣稱要為首都帶來新氣象的左派市長馬里諾(Ignazio Marino)表示,災情會如此嚴重是因為有太多的違章建築和過多的柏油路,並解釋地下鐵在搶修後很快就重新開通。

  許多意大利網友在推特貼居家附近的水災圖片,並設定一語雙關的標籤“潛水艇”(sottomarino),並諷刺在馬里諾領導下(Sotto Marino),一切遭水淹。

  “意大利時報”(La Stampa)的評論指出,前任右派羅馬市長阿雷馬諾(Gianni Alemmano)遇上大雪時,把責任都推給民防局,現任市長馬里諾則是推給城市過度開發。

  “晚郵報”諷刺,馬里諾上週才發表了羅馬零排放計劃,推廣電動計程車和汽車共享,可是這個烏托邦被連日大雨打壞了,市長應該先做好日常的道路、下水道和城市維護,而不是提出遙遠的夢想。

  全國地理諮詢委員會(CNG)主席葛拉齊亞諾(Gian Vito Graziano)批評,“意大利的政客背叛了這塊土地。”

  他說,早在1989年意大利就頒佈了地理水文保護條款,是當時領先全歐洲的法條,以控制河水源頭取代修建堤防,以地理分布取代行政區域來規劃管理單位。

  然而,這項計劃卻因為官僚主義而一再拖延,而且變得零碎片面,這幾年政府縮減財政,讓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