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軍曾制“背包核彈”應對蘇聯“入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8 09:31:01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西班牙媒體稱,在廣島原子彈爆炸20年後,為應對蘇聯可能的入侵,美國精英部隊曾配備了背囊式的原子彈進行特訓。

  西班牙《國家報》2月16日報道稱,在冷戰的後半期,長達25年的時間裡,美國設計出一款具有破壞性的便攜式核裝置,名為“特種原子爆破裝置”(SADM)。

  除了“海豹”突擊隊和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外,美特種力量和陸軍工程兵團的多個精英部隊都在東歐、朝鮮和伊朗的戰場上進行了操控這種背囊式核彈的訓練,以在必要情況下對蘇聯軍隊進行致命一擊。

  報道稱,在與蘇聯漫長的角力中,西方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無論是從人員規模還是常規武器上來看,華沙條約組織的實力都遠遠超過北約。對美國來說,核武器是有望實現勢均力敵的重要因素。

  上世紀50年代,美國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曾提出了“新面貌”安全戰略,通過使用核武器和大規模報復手段進行回擊的威脅來勸阻蘇聯不要貿然發動進攻,該戰略還被稱為“大規模報復”戰略。

  報道認為,儘管“大規模報復”戰略能夠避免在常規武器上投入太多,是一種廉價的應對方案。但該戰略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它讓美國在應對敵方進攻時幾乎沒有回旋的餘地。如果蘇聯軍隊實施了一個有限度的、非核武器的進攻,那麼擺在美國面前的選擇就只有兩個:要麼屈服於常規軍事力量強大的蘇聯,要麼選擇自殺性的核報復,而這將導致數億人死亡。

  報道稱,為了能夠獲得更多選擇,美國采納了“有限核戰爭”的概念,並開始著手設計專門的“小型”核武器。就這樣,美國士兵們開始把原子彈背在身上,時刻準備將它們從飛機上投擲下去,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