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德模式”與兩岸關係之辨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00:12:04


 
  (三)地理和歷史因素將排斥“兩德模式”的套用。

  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之間的地域差異並不如大陸、台灣如此巨大。大陸作為中國主體而台灣僅為一省的現狀已決定了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的惟一代表。就兩岸而言,台灣當局所能控制之“領土”僅有台灣省(未設置“行政院直轄市”前)全部和福建省之小部,“台灣化”則很容易甚至必然成為無法抵擋之趨勢,而兩德則不然。

  德國與中國的歷史發展亦不盡相同,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的宏觀歷史上並不存有“一族數國”的經歷。其實,早在1291年,以德意志民族為主的“瑞士邦聯”已經建立。發展到十九世紀晚期,德意志民族早已確立了“一個民族,數個國家”之事實,普魯士將奧地利排斥在外,推行“小德意志路線”,單獨主導德國之統一。1871年起,德意志民族已有兩個歐洲大國存在於世,即德意志第二帝國和奧匈帝國,很多人看來,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的並立在歷史上能找到先例。相反,從古至今,中國缺乏類似歷史經驗,民族的統一總是跟國家之統一並立,形成不可分割的二元一體,符合民族主義經典中“一個民族構成一個國家”的理論,要言之,中國歷史總體上是一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進程。

  第二,台灣的歷史發展有其特殊性。按照“台灣民族主義”的構建者史明的說法,“‘台灣民族’的形成,乃是透過移民、開拓和近代化、資本主義化,而促使台灣社會與台灣人(漢人系台灣人和原住民系台灣人)的生成和發展,並在歷史上、社會上,向中國社會與中國人進行了否定的、離心的反駁和脫離的過程中,才逐步見到自然發生的”。(32)換言之,在他看來,台灣“本省人”由於共有的近四百年之歷史記憶而成為“獨特的”族群。事實上,台灣“本省人”確實成為了推動“台灣獨立”的主要力量。由於歷史進程的不同,台灣社會有一些人始終存有“自立”、“自主”的想法,始終存有對中華民族的離心力,若一旦將“兩德模式”徹底應用,必然將帶動和激發業已存在且不斷發展的分離主義,加快“一中一台”後果的出現。反觀德國歷史,在分裂以前,東部人民或西部人民並不足以成為一個像台灣“本省人”那樣帶有自身記憶、懷有自主抱負的獨特群體,即使後來由於兩德分治帶來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不同,但其深度和厚度均無法與紮根台灣幾世紀的“本省人”相比。

  綜上所述,“兩德模式”在實質上無法成為具有普適性意義的“模式”,它並不可以完全應用於對峙的“兩個中國”關係,足以借鑒的並不多,概言之,即民族的精神、對話的努力、交流的態度和包容的心態。

  注釋

  (1)見王在希:《“階段性兩個中國”提法背離“一個中國”原則》,《統一論壇》1994年第三期;王英津:《“兩德模式”與“一國兩制”之比較研究》,《新視野》2001年3月;王英津:《台灣所謂“兩德模式”之評析》,《理論學習》2001年第4期;王英津:《邦聯制模式與兩岸統一之探析》,《台灣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張翼安:《論國家結構與兩岸統一》,《陝西省行政學院、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2月。此外,相關文章還有趙郁美:《分裂之路走不通——評析仿照“兩德模式”製造“兩個中國”的謬論》,《台聲》1996年9月;王彥軍:《“兩德模式”不適用於兩岸關係》,《國際展望》1999年10月。

  (2)(11)(15)(19)丁建弘:《德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第448頁,第454—455頁,第464頁,第460頁。

  (3)威廉·格雷韋:《西德外交風雲紀實》,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第238頁,轉引自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89頁。

  (4)何春超等主編:《國際關係史資料選編》,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451—452頁,轉引自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90—391頁。

  (5)(6)(9)(10)(16)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第390頁,第393頁,第391—394頁,第416頁。

  (7)(8)吳友法:《德國史探研》,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384頁,第386頁。

  (12)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條約》。

  (13)即聯邦德國、民主德國以及美英法蘇四國外長會議。

  (14)見丁建弘:《德國通史》,第十六章《再統一時代:一曲德意志民族的〈歡樂頌〉嗎?》。

  (15)康拉德·阿登納:《阿登納回憶錄》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轉引自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第301頁。

  (18)祝捷:《聯邦德國基本法與德國的統一》,《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9月,第724頁。

  (20)(21)史蒂文·奧茨門特:《德國史》,邢來順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第294頁,第314頁。

  (22)王彥軍:《“兩德模式”不適用於兩岸關係》,《國際展望》1999年10月,第20頁。

  (23)崔之清:《殊途,但卻同歸——國民黨與民進黨現階段大陸政策比較考論》,第二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北京,1992年,第4—5頁。

  (24)《陳水扁宣稱:兩德統一歐盟統合可為兩岸借鏡》,中評網2006年10月4日,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0222703&mdate=0911123624。

  (25)《馬英九:研究過德國統一對兩岸無法完全適用》,鳳凰網2009年12月10日,http://news.ifeng.com/taiwan/3/200912/1210_353_1469592.shtml。

  (26)《“總統”出席“2011年世界國際法學亞太區域會議”開幕典禮》,“中華民國總統府”2011年5月30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4486。

  (27)(28)《馬英九:德國統一模式或可作為兩岸借鑒》,鳳凰網2012年5月25日,http://news.ifeng.com/taiwan/3/detail_2012_05/25/14807778_0.shtml。

  (29)參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2005年6月10日,“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2。

  (30)“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編:《民意調查》,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第14頁,表1-2。

  (31)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例行性民意調查問卷各題百分比配佈表》2013年3月7日—10日,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33221141066.pdf。

  (32)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第2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3月號,總第19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