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姚明和鄧亞萍的“外交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08:13:38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委員們高唱國歌。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12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政協委員姚明在搭乘下午兩點的飛機返滬前,出現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的會議室裡,與他同時出現的還有政協委員鄧亞萍。雖然二人“一個讓大球出彩、一個讓小球稱霸”,但他們代表中國運動員走出國門的經歷和與外國友人的友誼,卻讓“體育與公共外交”這樣略顯生澀的主題變得十分鮮活。

  “讓公眾參與外交,把外交官、外交協會的任務交到公眾手中”,是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舒乙詮釋公共外交的方式。舒乙向記者表示,中國的公共外交起步較晚,像鄧亞萍與姚明這樣的體育明星,有踐行公共外交的天然優勢及良好的示範作用。 2011年,姚明當選了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就職”時,姚明曾表示:“我時常想,即使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我們的前輩都可以憑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強大的包容心使得‘乒乓外交’成為可能,在今天這個開放的時代,我們有理由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2002年11月17日,姚明首次代表火箭隊出戰,隨後的10年,姚明盡可能地融入當地社會,“國外的球員多出自各大高校,那時,我每天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比如經常跟巴蒂爾一起喝啤酒,聊聊各自國家的家庭和文化,通過這種交流,我們逐漸融入了彼此的生活。”讓姚明印象最深刻的,是時任火箭隊主教練範•甘迪,“他很嚴謹,話不多但字字珠璣,是個工作狂。”這個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總是第一個到球場準備訓練內容的美國人,讓20歲出頭的姚明感受到什麼是以身作則,“他讓球員必須向這種標準看齊,我很容易接受,但自由隨意的美國球員比較難適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球員改變了態度,終於形成了我們隊的氛圍。”姚明表示,“公共外交就是民間外交,與大家所說的‘軟實力’相似,是幫助一個國家擴大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而正是這10年結下的深厚友誼,與原來在NBA的教練和隊友“一直保持不錯聯繫”的姚明,在退役後為中美籃球搭建了不少橋梁,涉及青少年籃球、表演賽等各層次的交流,姚明對此謙遜地說:“中美籃球本來就關係密切,從國家隊、俱樂部到學校,各個層面的接觸也很多,個人的努力只是大環境中的一小部分。”

  但對鄧亞萍而言,最好的外國朋友“毫無疑問是老薩”——在1991年世乒賽中,中國隊以2:3輸給了朝韓南北聯隊,“這是朝韓首次合作打比賽,我們雖然輸了,卻得到了‘和平獎’。”但正是這次比賽,成了鄧亞萍和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友誼的開始,“那是他第一次看我比賽”。後來鄧亞萍在女子單打比賽中奪冠,翻譯告訴18歲的鄧亞萍:“薩馬蘭奇要給你頒獎”。當時還是“黃毛丫頭”的鄧亞萍在心裡琢磨“那又怎麼了?誰頒不一樣?”但當薩馬蘭奇邀請鄧亞萍到洛桑國際奧委會做客並告知她,“鄧,你是我第一個邀請到國際奧委會做客的運動員”後,鄧亞萍才真正意識到薩翁那句“你該學英文”的建議背後,是對優秀運動員的關切與提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