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普京強硬對抗西方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09:39:09


 
  西方“以經濟打擊普京”的呼聲高漲

  “減少普京可以動用的資金,我們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打垮那個家夥”

  即便普京得到61%這樣的“最低支持率”,也是相對低,絕對高。普京始終獲得超高支持率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趕上了全球化大發展的“好時候”,能把俄羅斯的能源高價賣出去,然後用錢收買民心。普京上任初期能站穩腳跟並在接下來順風順水的關鍵就在“錢”。據民調結果,有31%的俄羅斯公眾表示普京第一個任期內最偉大的成就是解決了推欠工人工資和退休員工養老金問題;26%的公眾表示是普京使得俄經濟顯著改善。

  然而好景建立在俄羅斯嚴重依賴能源的基礎上,到2009年國際油價大跌,俄羅斯當年經濟就下滑7.9%。

  所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認為,“打敗普京要靠經濟”——“作為美國人,我們需要支付更高的能源稅來促進節約,並且以安全的方式擴大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這些方法並用可以降低全球對石油的需求,減少普京可以動用的資金。如果我們大家都做好準備,而不是要求軍隊裡的極少數人承擔所有一切,那麼明天我們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打垮那個家夥”。

  西方打擊俄羅斯經濟會讓雙方受損,但俄羅斯更缺少承受力

  正如普京所言,“在現代世界裡,所有的(經濟)事件都互相聯繫在一起,並且互相依賴。制裁當然會相互造成一些損失。但是這種損失是相互的。這是他們(西方)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

  但是普京沒有提到的是,當今世界已經不複冷戰時的格局,今天的俄羅斯只能獨立的與美歐對立,而在對立的身影中,前者遠小於後者——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只有美國和歐盟的1/16。如果西方打擊俄羅斯經濟,雙方都會受損,但雙方的抗打擊能力不是一個級別。而且,互相依賴也分誰對誰更依賴,實際情況是,美歐可以依靠轉向新型能源來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而俄羅斯如果離開美歐的技術體系、金融體系和購買力,可能根本玩不轉。

  所以弗裡德曼認為,“全球化確實造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約束,它對如今地緣政治的塑造遠比你認為的更加有力”、“冷戰時期的遏制主要是軍事層面的,而現在的遏制是經濟層面的”、“沒有全球化帶來的收入來收買俄羅斯人以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普京就無以為繼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