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發佈意見 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09:56:15


 
  17.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經過今明兩年努力,要讓所有農村居民都能喝上乾淨的水。(水利部、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負責)

  18. 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抓緊土地承包經營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慎重穩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國有農牧林場改革。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農村改革要從實際出發,試點先行,切實尊重農民意願,堅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農業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林業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供銷合作總社、商務部、水利部等負責)

  19. 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國家加大對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協作的支持,加強生態保護和基本公共服務。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准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扶貧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衛生計生委、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林業局、旅遊局等負責)

  (五)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0. 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等負責)

  21.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願並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對未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建立居住證制度。使更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納入城鎮教育、實現異地升學,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使農業轉移人口和城鎮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現代文明。(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安全監管總局、統計局、林業局、法制辦、扶貧辦等負責)

  22. 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提高產業發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從業。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和城鎮發展後勁。優化東部地區城鎮結構,進一步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發展改革委牽頭)

  23. 加強城鎮化管理創新和機制建設。要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為指導,做好相關規劃的統籌銜接。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避免千城一面。加強小城鎮和村莊規劃管理。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多元化城鎮建設投融資等機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財政部、民政部、文化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證監會、林業局、文物局等負責)

  (六)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24. 大力推進創新。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原動力。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推動我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負責)

  25.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牽頭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措施。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等試點政策,擴大到更多科技園區和科教單位。(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資委、稅務總局、質檢總局等負責)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社會公益技術、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完善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機制。改進與加強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實行國家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鼓勵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重視科普工作和科學精神建設。(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統計局、知識產權局、自然科學基金會、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協、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負責)深入實施人才發展規劃,統籌重大人才工程,鼓勵建立研發人員報酬與市場業績掛鈎機制,使人才的貢獻與回報相匹配,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財政部、國資委、僑辦等負責)

  26. 依靠改革調整產業結構,進退並舉。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示範建設,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保險、商務、科技等服務業。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設備加速折舊等政策,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嚴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標準箱等落後產能,確保“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壓下來,決不再反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文化部、人民銀行、國資委、稅務總局、質檢總局、證監會、保監會、海洋局、國防科工局等負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