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發佈意見 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8 09:56:15


 
  (七)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建設。

  27. 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公平發展。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負責)加強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兒童營養狀況。發展學前教育。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計生委、中國殘聯等負責)繼續增加中央財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並強化監督。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積極穩妥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高校辦學自主權,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負責)

  28. 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鞏固全民基本醫保,通過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國推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加強城鄉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000個縣,覆蓋農村5億人口。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創新社會資本辦醫機制。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健全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全科醫生培養,推進醫師多點執業,讓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提高重大傳染病、慢性病和職業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增加到35元。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資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保監會、中醫藥局、中央編辦等負責)

  29. 努力建設現代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檔案等事業,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倡導全民閱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培育和規範文化市場。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視保護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發展文化貿易,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文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外交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社科院、新聞辦、檔案局、文物局、僑辦等負責)

  30. 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制定國家應急預案編制規劃,推動應急預案落實。完善突發事件現場應急指揮和跨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加強應急處置專業力量和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建設。推進國家應急平台體系建設。強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加大應急培訓和科普宣教工作力度,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好地震、氣象、測繪等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民政部、水利部、衛生計生委、地震局、環境保護部、氣象局、海洋局、測繪地信局、國防科工局、能源局等負責)

  31. 改革信訪工作制度。釐清信訪工作職能邊界,完善信訪工作考核辦法。大力推行網上信訪。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政策手段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及時就地化解社會矛盾。(信訪局牽頭)

  32. 努力建設平安中國。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維護國家安全,形成良好社會秩序。組織開展非正常上訪專項治理,切實規範信訪秩序。(公安部、司法部、安全部、財政部、外交部、法制辦、信訪局等負責)

  (八)統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33.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優化就業創業環境,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要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實施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比例。加大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淘汰落後產能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就業工作。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使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中國殘聯等負責)

  34. 完善收入分配體制和調控機制。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努力縮小收入差距。(發展改革委牽頭)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推進工資集體協商,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在事業單位逐步推行績效工資,健全醫務人員等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斷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感受到得實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計生委、國資委、統計局等負責)

  35. 完善社保制度體系。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鼓勵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商業保險。完善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計生委、稅務總局、保監會、社保基金會等負責)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水平,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為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為人們創業奮鬥解除後顧之憂。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水平掛鈎聯動機制。發展老齡事業,做好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和殘疾預防,支持慈善事業發展。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注重運用法治方式,實行多元主體共同治理。健全村務公開、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計生委、全國老齡辦、中國殘聯等負責)保障婦女權益,關心青少年發展,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和困境家庭保障。(國務院婦兒工委、民政部等負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