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
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習近平《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
典出:《春秋榖梁傳·僖公二十二年》
原文:同引用
釋義: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能言語。如果不能言語,何以稱為人?言語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能表達承諾。如果言而無信,言語再多也沒有意義。
“信”字由人和言組成。人是社會的動物,以言語溝通,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征。言語能傳達信息,我們也在不斷交流中了解彼此,表達信任。所以說,“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現實中,我們碰到不少人,好為浮言高論,卻不能取信於人,不能落到實處,這些漂亮話越多,越是透支信任。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3年5月4日)
典出:《國語·周語下》
原文:同引用
釋義:順從良善如登山一樣艱難,屈從邪惡如山崩一般迅速。
人總是有種難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動和道德上的惰性。行動上的惰性如好逸惡勞、“拖延症”等等,如果能有嚴格的紀律約束,總能大體上克服。但是如果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克服道德惰性,念念不忘護持一顆善心,便不容易了。人要舍惡從善,一是內心必須有強大的信念做“防護堤”,二是必須有良師益友互為提點。立志須堅,交友須慎,青年領導幹部尤為切要。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習近平《擺脫貧困·從政雜談》
典出:《論語·子罕》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釋義:軍隊的將領可以被俘虜,但男子漢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這裡的“志”是“志氣”。人要立志,才能知道用功的方向。面對諸多挑戰,沒有一點“志氣”充盈胸中,是萬不能支撐過去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改革攻堅時期,面對質疑、退縮、觀望等消極情緒,領導幹部胸中要有一點“志氣”,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否則如何擔當得起歷史的重責?
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
——習近平《擺脫貧困·從政雜談》
典出:《墨子·修身》
原文: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