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歐元與人民幣困境及中國應對措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7 10:52:00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今年,歐元區經濟明顯正緩慢復甦。曾經的歐元崩潰論已先自行崩潰了。但歐元區經濟面臨的難題越來越大而不是相反。

  中國網刊文指出,首先,近期歐元區內曾經的債務危機國家,其國債收益率快速下滑,都接近歷史新低。這本是好消息。但這又至少產生了兩大隱患:一是,主權債泡沫再起並減弱各國改革力度;二是,資金紛紛流入歐元區推高了歐元匯率。

  其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表示,預計歐元區明年底之前陷入通縮的可能性達25%。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 )大幅下調了2014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EBRD將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2.7%下調至1.4%。

  5月13日,拉加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部分國際組織領導人舉行會議。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拉加德稱:“我們所看到的即將來臨的風險,一個就是持續走低的通貨膨脹率,尤其是歐元區,而這一現象在發達經濟體則更為普遍。

  顯然,發達經濟體集體遭遇通縮危險,而這又與他們普遍推行貨幣寬鬆政策背道而馳。最典型的是日本經濟通縮了近20年,而日本恰是QE的創造者和“發揚光大者”。而另一個事實是,通縮是在強歐元與高估值日元背景下出現的。

  日本“安倍經濟學”的核心,就是用強化與擴大版的QE推升通脹。但另一個目的卻是壓低日元匯率。從現在的結果看,日本通脹不明顯但日元匯率卻下跌了20%以上。

  順便指出日本經濟上月通脹率大幅度上漲。但分析師指出,這是日本5月將消費稅從5%提高至8%所致。未來前景並不明朗。

  歐元的困境是顯而易見:增長緩慢+強勢歐元+通縮前景。這讓歐洲央行不得不考慮其貨幣政策的選擇:推出諸如降息、負存款利率以及量化寬鬆(QE)等一系列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