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分析:俄羅斯為何不在乎被開除出八國集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1 11:00:00


 

  尤裡·塔夫羅夫斯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在經濟方面與七國集團存在較大差距,但其核技術、太空和能源領域優勢以及躋身世界最大市場之列的潛力,令他國無法小覷。隨著俄羅斯參與七國集團程度的逐步深入,美國等也力圖將其融入世界經濟。這樣,俄羅斯從最初只參與政治議題的討論,到2002年升格成為八國集團“全方位”成員,正式參與所有問題的討論。

  李東燕:七國集團形成後,成為世界最強大的西方經濟集團,也是西方意識形態基礎上的核心集團。這一集團在協調西方國家經濟增長、貿易問題、金融問題、能源問題等方面發揮了協調作用,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影響舉足輕重。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擺脫冷戰困擾的俄羅斯對內推行政治經濟改革,對外謀求與西方國家加強合作,包括爭取得到七國集團的經濟援助。加入七國集團,躋身大國俱樂部,可以說是一石二鳥。而西方國家則希望通過接納俄羅斯,進一步推進蘇聯和東歐地區的民主化進程,將俄納入全球經濟和西方政治軌道,鼓勵其朝西方意識形態陣營轉變。

  俄羅斯加入七國集團也是冷戰後大國合作進程的表現,該進程還包括七國集團與中國、印度、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關係的加強,代表了冷戰後大國合作和新興市場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趨勢。冷戰結束後,八國集團倚仗其經濟實力成為一支重要的全球治理力量,在全球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大大提升。在許多方面,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通過八國集團框架相互配合、相互借重。在2013年舉行的八國集團外長會議上,雖然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受到敘利亞問題的困擾,但外長們仍就廣泛問題發表宣言,內容幾乎覆蓋敘利亞、朝鮮半島、伊朗等所有熱點問題。會議還提出了多項具體行動計劃及承諾。

  八國集團一直呈現出“7+1”格局,每當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產生摩擦,就會出現將俄開除的聲音

  尤裡·塔夫羅夫斯基:俄羅斯加入八國集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走民主化道路的“獎勵”。20世紀80年代,七國集團“接近”蘇聯,希望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能朝著西方價值的方向推進。葉利欽時期,西方七國接納俄羅斯也有政治上“回報”的考量。這是西方“融俄”戰略的組成部分,期望順利複制北約吸納德國的成功範例,幫助俄羅斯融入西方。

  俄羅斯加入八國集團也有自己的考慮。冷戰以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始終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主導。戈爾巴喬夫時期,俄羅斯希望得到西方“主流國家”的認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與美國處於“蜜月期”,並天真地提出融入北約大家庭,卻遭到將因此失去“外部威脅”和存在理由的北約的婉拒。儘管如此,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恢復,尤其是2003年確立了實現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翻番的戰略目標後,俄羅斯更離不開有利的國際環境。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急於參與世界經濟活動遊戲規則的制定,不願在世界“大國俱樂部”中扮演“旁聽生”角色。借助國力的增強尤其是手中的“能源牌”,俄羅斯在制度轉型的道路上進一步獲得了西方國家的認可。不僅如此,俄羅斯在2006年擔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後,還利用掌控會議程序這一“特權”,為本國的改革獲得制度資源。能源安全被列為峰會的核心議題且置於日程首位,俄羅斯借助八國集團,成功地將本國油氣資源轉化為強有力的政治武器和外交手段,有效地維繫著與西方國家特別是歐盟的良好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