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媒:在華歐洲公司轉悲觀 歎黃金時代已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13:42:14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顯示,近半歐洲公司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據《南華早報》報道,5月29日在北京發布的此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已主宰了形勢的轉變,使得歐洲公司在過去一年的財務表現惡化,加劇了商業情緒的逆轉。

  報告摘要指出:一個新的嚴肅的現實正在形成,公司對未來表現的持續性悲觀情緒日益濃厚,這使得許多人質疑好日子是否已經結束。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已經放緩到18個月低點,同比上升7.4%,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為7.7%。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武特克(Joerg Wuttke)說:“中國經濟放緩和更嚴峻的商業形勢的影響力日漸顯現,公司的財務表現大不如前。”

  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敦促人們適應經濟增長的“新常態”,意味著廉價勞動力和大規模廉價信貸所帶來的雙位數增速時代已經永遠成為過去。

  調查顯示,報告在華同比收入增長的歐洲公司占比至少連續三年下降,從2010年的78%下降到2013年的59%。

  報告指出,自該調查啟動以來,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更多公司表示他們在中國的利潤率要低於全球業務的平均利潤率。

  報告稱,中國仍然存在諸多監管障礙,使得歐洲公司處於劣勢,特別是與享受諸多特權的中國國有企業相比更是如此,商業信心因此下降。

  武特克表示,上海自貿區是邁向開放中國市場和創建一個公平競爭環境的一步。但他也指出,只有一半歐洲公司對北京會在未來一兩年內落實一系列經濟社會改革持有信心。

  報告指,雖然北京決心進一步推動市場自由化,在過去一年,在與政府的關係、獲得補貼和稅務優惠、以及獲得融資機會等方面,國有企業相對於他們的競爭對手而言實力顯得比過去更加強勁。

  中國歐盟商會預計,市場准入和規管障礙或導致商會成員公司在2013年財年損失了總計213億歐元的收入,相當於歐盟對中國年出口額的15%。

  武特克說,雖然中國大陸市場對於這些公司的全球收入增長來說仍然至關重要,但將中國看作首要投資目的地的公司有所減少。受訪的公司中,約有57%表示,他們計劃擴張在中國的業務。

  這相對於一年前來說占比在大幅下降,當時表示有計劃擴張在華業務的公司占比達到86%。但是,武特克表示,不同行業之間,商業信心有很大差別。

  報告顯示,化工和汽車公司相對而言有更強的擴張意願,但法律行業中,只有24%的公司有計劃擴張在大陸的業務。

  (來源:南華早報中文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