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河尷尬:工業結構偏重 環境承載力有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09:39:24


 
  一河難串九省區

  不過,沿黃9省區幾乎面臨著一些同樣的問題,工業結構偏重、環境承載力有限等。產業結構轉型是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如何轉型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從山東一路向西,沿黃各省區的經濟特征正好反映了全國東中西部的態勢。山東雖然經濟體量很大,但大而不強,工業結構偏重、服務業不強、企業創新活力不足。

  河南省最近幾年保持較高增速,2005年GDP突破1萬億元,2013年突破了3萬億元,達到3.2萬億元。但粗放型發展方式沒有根本扭轉,科技創新能力弱、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

  山西、內蒙古則嚴重依賴資源尤其是煤炭資源。這幾年煤炭產業形勢不好,經濟運行面臨壓力和困難。寧夏、甘肅、青海等省區也同樣面臨著環境承載力有限、工業產業結構單一、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

  此外,9省區之間的經濟合作機制非常匱乏。有專家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黃河流域城市的協調發展,受到行政壁壘的制約。黃河流域各有關省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協作機制,導致黃河沿線城市之間各自為政、獨立發展的問題比較嚴重,城市之間產業協作、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到制約。尤其是城市功能分工、協調發展的機制尚未形成。二是黃河流域城市的發展軟環境總體較差,投資發展的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政策環境都存在許多亟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黃河航運不足也是其中很重要一個因素。和長江、珠江流域不同,黃河整體通航條件較差,港口、碼頭建設不足,無舟楫之便,導致黃河流域9省區的經濟形態很難串成一條鏈。

  其實,早在2009年,沿黃9個省區就曾簽署一個關於黃河通航的“協議”,具體目標是:2015年攻克通航技術難關,建成港口碼頭;2020年黃河甘肅段區段通航,能夠行駛300噸級船舶;2025年甘、寧、蒙三省(區)區域通航;2030年沿黃九省(區)黃河蘭州以下全線通航,通行300~500噸級船舶、船隊,實現通航達海目標。

  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山東相關部門獲悉,起碼在山東,黃河通航並無時間表。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