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能判斷是否永久居民
“公投”其中一項規定,是投票者必須為本港永久性居民。不過,電子投票的老問題,是投票者不會有人員監察,非永久性居民可借用他人身份證或利用網上隨機產生的身份證號碼投票。同時,雖然本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號碼組成有別,然而系統不能分辨。記者就邀請一位非永久性居民的朋友使用其身份證號碼,並利用手機程式投票,最後也成功連過四關,進入投票頁面。
五、未成年亦可投票
“全民公投”另一項規定是投票者必須為18歲或以上。網上投票不能確保坐在電腦前及拿手機的人是否成年,規定變得毫無作用。鼓吹“公提”的“學民思潮”有部分成員未滿18歲,在“佔中”第三次商討日不斷嚷自己“未夠秤”,要求出席者支持含有“公提”的方案。現時“全民公投”採用電子投票,他們將可安坐冷氣房內製造民意。
六、投票數據不公開
“佔中”發起“全民公投”,並交由關係密切的港大民研負責,兩者控制數據,並沒有第三方監管,為達政治目的,數據要加、要減、要改,全由兩者掌握。根據反對派“報大數”慣例,最後結果亦可預料。
七、隨時誇大投票人數
用隨機產生的身份證號碼,及重複用同一身份證號碼,都可成功進入投票頁面。雖然最後熒幕顯示為“重複投票,此投票無效”,然而“佔中”可計算成投票人次,製造多人投票的結果。
八、網上保安不完備
港大民研並非銀行或金融機構,卻於今次“全民公投”收集大量身份證號碼,雖然港大民研總監鍾庭耀曾承諾保護個人資料,但以港大民研資源,難叫港人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