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德兩國文化存在著許多區別甚至對立。這裡所說的“文化”,採用的是荷蘭跨文化管理學者霍夫斯泰德的定義,他將文化定義為是一種“思維軟件”,即一個群體典型的感知、思維和行為方式。霍夫斯泰德對跨文化差異的研究,以及德國跨文化心理學者托馬斯對中德兩國文化標準的研究都表明,中德兩國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思維軟件,並且存在著一定的不兼容問題。例如,德國規則取向vs中國規則相對主義,德國內化的自我控制vs中國的見機行事,德國直接的、明確的交流風格vs中國間接、含蓄的交流風格,等等。注重秩序和規則的德國人在遇到靈活處事、說話含蓄的中國人時,難免出現問題。德國的華裔人士劉楊曾出版過一本《東西相遇》的畫册,以圖畫形式展示了東西方(中德)之間的日常文化差異,比如,在餐館就餐時保持安靜vs喜歡喧鬧、準時vs不準時、排隊vs不排隊,以及對待動物的不同態度等。中國遊客大規模赴德旅遊讓德國商人賺足了鈔票,中國遊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損害了中國人和中國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印象。
有人說,德國媒體和民眾對中國的看法,顯然不客觀、不全面,也不完全符合事實,我們不必理會它。筆者並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德國記者博滕斯坦因曾在其《醜陋的德國人?》一書中指出:“作為個體,我們有三重存在:一是我們眼中的自己,二是別人眼中的我們,三是客觀真實的我們。但是作為民族,我們只有兩重存在:一是我們眼中的自己,二是別人眼中的我們。因此,其他民族如何看我們十分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一半存在。”《論語》季氏篇夫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古人尚且有此智慧,我們豈能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不關心自己的國際親和力呢?
也有人說,從BBC的調查來看,除了中國之外,德國對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看法也比較負面,因此,這是大國的共有問題,也是高傲、苛刻的德意志民族的特有問題,我們不必太在意。對此看法筆者也難以苟同,因為它既忽視了德國對不同國家看法消極的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也忽視了另一個組數據——除了德國之外,法國(68%)、美國(66%)、加拿大(64%)、西班牙(59%)和韓國(56%),對中國的看法也十分負面。若不對此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就無法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措施,令我們錯失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契機。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的內政和外交都在牽動著世界的神經,但是我們對外溝通的觀念和能力都明顯滯後。如何講述崛起中的中國的故事,讓世界了解、理解甚至認同我們,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國家任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