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學者談“七七抗戰”77周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00:27:26


 
  顯然,以芝麻掩蓋西瓜,以精心挑選的所謂歷史細節來轉移人們對歷史本質與焦點的關注,不僅僅是一個歷史認識的方法問題,而且直接關涉正義與非正義,不能不讓人警覺到此類人物是否別有用心、另有目的。

  以史為鑒:為了和平必須弄清歷史是非

  學者注意到,當前中日關係處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來最困難的時期。究其根源,除了日本政府在釣魚島等問題上挑起事端外,其對歷史問題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是重要的催化劑。中日關係友好發展,需要正視歷史,以史為鑒。

  學者表示,從“七七事變”開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來又發展為太平洋戰爭,企圖以此構築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但最終難逃崩潰與投降的失敗命運。這個歷史教訓,值得日本永遠記取。

  以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劉大年先生為代表的學者曾指出,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的樞紐。在這一偉大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奮鬥和巨大的犧牲。榮維木認為,中國共產黨人除了在戰爭初期配合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英勇作戰之外,還廣泛開辟敵後戰場,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牽制日軍的重要戰略作用。

  臧運祜表示,“中國在今年初開始的甲午戰爭120周年紀念、明年即將到來的抗戰和二戰勝利70周年紀念,以及中國政府設立的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和抗戰勝利紀念日,都表明了中國人民希望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地發展中日關係的願望。”

  “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是主流,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和強大自己。”史桂芳說,和平年代的中日交往更需要大智慧,要承認社會進步和發展,以史為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