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郭振璽斂財術:連報4天負面逼企業投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2 15:45:42


 
  雖然央視腐敗此時才掀起了討論的高潮,但腐敗的端倪早前就開始顯現。2009年,央視新大樓的大火不僅將工程腐敗與工程背後的利益鏈燒出了原形,更是“燒走”了在央視供職35年的台長趙化勇。
 
  而此番被帶走調查的央視主持、制片人、總監到原來的副台長,他們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央視的廣告問題。為何央視的廣告會成為腐敗的重要突破口?這就不能不從央視十餘年來廣告業務的快速膨脹說起。
 
  一方面是央視傳播效力帶來的廣告利益快速擴張,另一方面是巨額利益正在被失控的央視內部人所騰挪轉移,快速擴張的利益帶來了不受控制的權力,這正是“危險”的央視現在的命門所在。
 
  膨脹的廣告利益
 
  2003年,央視一度深陷腐敗醜聞:文藝部主任趙安因受賄罪被判刑,副主任馮驥也身陷囹圄。2004年11月,審計署派出新聞通訊審計局進駐央視;之後不久,央視即被查出廣告收入存在黑洞的問題。
 
  財富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而在央視,廣告部絕對是個最有油水的衙門。近期系列大案的主角李東生、郭振璽和劉文,都曾在此當差任職。劉文被帶走也是因為趟過這灘水:“涉嫌與隱性的植入廣告有關的利益交換”。
 
  央視憑借其電視行業中的壟斷地位,在商業活動中,獲得了巨額收益。目前被查的前經濟頻道總監郭振璽承認央視的資源壟斷,又自喜於壟斷產生的價值。有媒體評論稱,這種不健康制度正是其墜落的根本原因。
 
  央視天然的壟斷權力造成了廣告資源的獨占性,一年一度的公開廣告招標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積累,塑造了名副其實的“掘金盛筵”,這一資本盛宴始於1994年。
 
  1994年,中央電視台舉辦了第一次黃金時段廣告招標會,運用招投標方式配置廣告黃金時段的稀缺資源。這個“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企業預期的信心指數”給企業的幻想是:要想成為名牌,必須做電視廣告;要做電視廣告,必須在中央電視台做;在中央電視台做廣告,只有在新聞節目前後的黃金時段做,才能成為名牌。
 
  在這種認知的推動下,央視廣告招標總額始終保持著相當強勁的增長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