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同盟體系掌控全球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09:48:38


 
  然而,美國和盟友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意味著其關係主要是老板和主顧的關係。冷戰初期,美國國力強盛,在承擔同盟負擔上大包大攬。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遭遇收支平衡困難,開始不斷指責盟國“免費搭車”。2011年,北約中只有美國、英國、法國、希臘和阿爾巴尼亞達到軍費占GDP2%的指標。美國前防長蓋茨曾稱,冷戰時期美國承擔的軍事開支占北約總開支的50%左右,冷戰後上升到75%。

  在幾十年的聯盟歷史中,美國經營的聯盟還出現不少次鬆動,比如1979年伊朗和巴基斯坦退出巴格達中央條約組織,法國和希臘分別於1966年和1974年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2003年,在對伊拉克動武問題上,美國同法、德的分歧加速了歐洲“分化”,歐洲出現分裂。最近,德國《時代周報》則質疑,美國監聽盟友讓歐美安全聯盟體系失去信任機制。

  其實,盟友關係也讓美國感到苦惱,有美國學者感嘆美國“真正的盟友很少,代理人很多,還有一些是明顯的累贅”。“該怎麼去定義‘美國的盟友’”?美國《外交政策》的一篇文章問道。文章稱,從意識形態層面上說,盟友就是和美國具有同等價值觀的國家;從戰略層面來講,美國的盟友在各種衝突中與美國站在一邊……

  文章稱,從這些條件看,完全稱得上美國盟友的國家沒幾個,以色列是其中之一。在全球重大議題上,以色列始終站在美國一邊。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兩國投票幾乎一模一樣。特別是危難關頭,以色列對美國總是有求必應:1970年,在收到尼克松的請求後,以色列下令全國動員制止敘利亞入侵約旦;1991年,儘管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導彈,以色列還是謹遵美國的要求不予還擊。

  美國亞洲同盟體系會帶來什麼

  美國《外交》雜誌稱,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同盟一直是美國外交關係的基石,即便現在也仍是全球安全合作的基礎。在今年出版的新書《還得我們來領導》中,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布魯斯·瓊斯認為,美國今天的優勢主要是同盟和聯盟,在軍事方面,美國有幾十個盟國,除了美國自身國防開支占世界總量的40%,美國盟國的國防開支占世界總量的至少30%。有學者稱,時至今日,美國共有60個條約同盟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