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侵略帶不來繁榮和進步,只能招致災難甚至毀滅。今天享受著和平的人們不應忘記,並非因為有了原子彈,才有了世界大戰,恰相反,是因為世界大戰的戰火,才促使交戰雙方不約而同加緊研究原子彈,企圖利用這種“決定性武器”打破戰場平衡,取得世界的主宰權。原子彈是殘酷的,數萬噸當量的爆炸,瞬間便奪去上萬人的生命,並讓更多人、更多家庭在此後幾十年裡飽嘗痛苦,至今瘡痍未複。但比原子彈更殘酷的是戰爭本身,正是這場讓全世界2/3人口捲入的大戰,導致了數千萬人的死亡,和十幾億、幾十億人的創傷。
消失在蘑菇雲裡的城市
A 人類第一次使用核武器
《海南日報》報道,1945年8月2日,美軍第2航空隊司令部下達作戰命令,確定8月6日凌晨由7架B-29飛機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其中一架為原子彈載機,由大隊長蒂貝茨親自駕駛,他命令2名士兵在機頭上寫下了他母親的名字——“伊諾拉·蓋伊”。
8月5日下午,一枚用鈾作裂變材料的原子彈“小男孩”已準備就緒。技術人員將一小塊鈾固定在彈殼內,然後將4噸重的“小男孩”放入機艙內。飛行員們一整夜都沒睡。
1945年8月6日凌晨2點45分,“伊諾拉·蓋伊”號的副駕駛開動了發動機,離開馬里亞納群島。為節省燃料,飛機在5000英尺高的低空向目標飛行。7點30分,飛機開始了耗時45分鐘的爬升,最後飛抵了1萬米高空。先行派出的氣象偵察機報告廣島的天氣適宜投彈。於是機長蒂貝茨下令飛機向日本本州島南端城市廣島飛行。
這時,除了機長等少數人,許多機組成員並不確定此行目的是什麼。而機長則隨身攜帶劇毒的氰化物膠囊,目的是萬一被俘也能保住原子彈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