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廣島和長崎?
究竟該將原子彈投向哪些目標最為合適?美國總統杜魯門專門責成美國軍方成立了一個“臨時委員會”負責此事。該委員會認為投彈目標具備下列條件最為理想:一是具有完整的軍事設施,二是可有效顯示原子彈殺傷破壞效果,對日本能起到巨大的震懾作用。
美陸軍部長“力保”京都
經過研究,“臨時委員會”最後列出了京都、廣島和新瀉為合適的打擊目標。其中京都最理想,它是日本的千年古都,而且是有著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更重要的是其地形能使技術人員清楚地判斷原子彈的效果。
但陸軍部長史汀生認為京都是日本的宗教和文化歷史聖地,徹底毀掉它將使“日本人永遠不會原諒美國。”他還非常氣憤地跑到白宮要求杜魯門總統親自出面擺平此事。無奈之下,杜魯門總統只好與“臨時委員會”再三協商,最後決定把京都删去,另將小倉和長崎列入原子彈轟炸可供選擇的打擊目標。
1945年8月6日,廣島遭遇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核打擊。
壞天氣“救了”小倉
8月9日,美機又按計劃對九州的海岸港口城市小倉實施原子彈轟炸,但惡劣的天氣挽救了小倉。
因雲層籠罩,美機連續轉了幾圈都無法找到瞄准點,要命的是飛機備用油料箱開關失靈燃料告急,飛行員只得向上級請示臨時更換目標,將第二顆原子彈“胖子”投向另一預備目標長崎,全城8萬多人被送進了火海地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