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最難也最美:中國民間獨立戲劇夾縫求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9 17:31:16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2014第五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剛剛落下帷幕。今年的出資人和主辦方與往年不同,是“中國公民王翔”。

  68台戲劇演出,總投資180萬元,票房總收入30萬元。東城區戲劇建設促進委員會支持50萬元,餘下費用則由60歲的王翔個人承擔。

  癡愛戲劇的王翔有兩個身份,一個是牙醫診所的主任醫師,一個是蓬蒿劇場的藝術總監。2008年,他出資120萬元創辦了北京首家民間獨立劇場——蓬蒿劇場。此後5年,蓬蒿每年約70萬元的虧損都由他補貼。

  為此,王翔不得不開始變賣房產來維持劇場運營。有人反對,但他沒有辦法讓自己停止。“房子是給人住的,而人是要有靈魂的。沒有了靈魂,要房子何用?”

  其實,早在創建蓬蒿時,他就沒有打算通過戲劇來得到物質回報,“因為真正的藝術是不斷付出,奉獻給社會的。”

  然而他的付出遠遠不止這些。四處奔波,力邀中外優秀作品來蓬蒿上演,讓戲劇節走向一條國際化的道路。因為操勞過度,他兩度冠心病發作,心臟放了六個支架。

  其實王翔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方式。繁星戲劇村以戲劇、劇場為中心,孵化出一批有口碑的戲劇,並推向全國,通過巡演、版權經營、周邊配套服務發展等,形成了一個屬於北京白領的都市文藝生活休閒體驗園區,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文化產業化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