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眾志成城邁向復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3 09:46:22


12月10日,解放軍官兵冒雨參加宣誓活動。當日,駐南京的一批解放軍官兵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和平公園舉行“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宣誓活動,祭奠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表達牢記歷史、堅守國防、捍衛和平的決心。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 “12·13”,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頁。
 
  77年前,南京城破,30萬同胞慘遭殺戮,血腥屠殺震驚世界。
 
  新華社報道,77年後,我國迎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國上下,深切悼念死於日寇屠刀下的遇難同胞,在回望沉痛歷史中汲取血的教訓,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凝心聚力。
 
  不忘遠逝生命,最高規格祭奠平民
 
  對於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來說,她的“家”一半刻在紀念館“哭墻”上,一半在現實中。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隊日本兵闖進她位於新路口5號的家中,轉瞬之間,九口之家就剩下了8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
 
  如今,已是四代同堂的老人,夏淑琴仍時常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默默撫摸“哭墻”上親人的名字。
 
  夏淑琴一家的悲慘遭遇,代表著當年南京人經歷的噩夢,刻入中華民族難以痊愈的歷史傷疤。
 
  77年前,南京城破,在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等指揮下,侵略者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大規模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
 
  南京大屠殺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犯下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
 
  自1874年初發動侵台戰爭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日寇在我中華大地上的滔天惡行罄竹難書,殺人手段駭人聽聞:化學武器、細菌戰、殺人競賽、“三光”政策……數以千萬的中華兒女慘遭屠戮。僅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抗戰中,中華民族就付出了350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
 
  永不忘卻,逝去同胞!
 
  今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進行悼念。
 
  “將二戰期間的重大慘案定為國家公祭日一直是國際慣例。”最早在全國兩會上提議設立公祭日的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趙龍表示,生命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以國之名悼念平民死難者,體現的是一個民族對生命的無上尊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