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4 10:00:19


 
  五是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健全國際農業交流與合作制度,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方式。

  挖掘農民群體消費潛力

  會議強調,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變化和長期粗放式經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目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超過進口價格,而生產成本在不斷上升。農業生態環境受損,耕地、淡水等資源緊張。

  會議指出,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意義重大。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的消費潛力,可以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有巨大新增投資需求,用好這個空間,可以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可以形成很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城鎮化帶動農業

  會議要求,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創新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方式,引導城市現代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繼續向貧困宣戰,促進區域開發與精准扶貧相結合,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

  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物的新農村’是指道路、飲水、電力設施和住房條件等人居環境的改善。推進‘人的新農村’是指建立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關愛農村‘三留守’群體、留住鄉土文化和建設農村的生態文明。會議首次提出‘人的新農村’,凸顯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更高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