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重拳治理“吃空餉” 處理16萬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5 09:42:12


 
  新修訂的預算法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不得虛列收入和支出,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預算資金,“吃空餉”實際上就是一種虛列支出行為。對於這種行為預算法明確規定要責令其改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白景明說,完善制度加強編制管理,是遏制“吃空餉”的重要一環。現在機關事業單位基本上是5年一定編,編制雖然定了但人員一直在流進流出,所以需要加強動態管理,全面掌握職工調出調入、長期請假以及死亡減員等信息,及時調整編制和工資發放。同時,還要詳細了解編制外的臨時聘用人員情況,摸清實數,堵住“虛報冒領”的漏洞。

  “將權力置於陽光下,加大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力度,是防止腐敗、根治‘吃空餉’的關鍵。”白景明認為,“吃空餉”之所以屢禁不止,就是因為進人、用人信息不夠公開透明。

  比如,領導“安插”哪個人進單位,哪個人不在了工資還照發,可能只是人事部門、財務部門小範圍知道。由於這些人只領工資不露面,廣大職工很難知曉內情並揭穿這種違法違規行為。“單位進人、用人信息每年都要向職工詳細公開,單位總共有多少人,又進了什麼人、分在哪個部門,哪些人調出、編制是否調整,人數、職位、名字等都要對得上賬。這樣,哪些人在‘吃空餉’群眾就能一目了然。”白景明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