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工商時報:明年是中美貨幣大戰的關鍵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9 10:21:30


  中評社台北12月29日電/自從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於今年十月底正式宣告完全退場後,美元就開始明顯走強,其他各國貨幣則均紛紛走弱,其中只有中國人民幣仍然依照自己的步伐行進,至今不受影響。然而明年大陸的經濟成長預測將比今年更加走緩,人民銀行能否依循“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既定政策,讓人民幣繼續維持穩定,明年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指出,2008年由美國引發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Fed)於當年11月起開始推出QE,此後並陸續執行QE2、QE3,對金融市場挹注大量資金,後來更施行每月850億美元的龐大購債計劃。至去年年中聯儲局放出QE要退場的消息後,立即引起國際金融市場一陣混亂,後來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逐漸減少購債規模,而於今年十月底宣布結束QE措施完全退場。

  就在Fed宣告QE完全退場前後,有許多的分析就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的回溫,以及日後的利率走高,美元勢必走強,資金將回流美國,並對中國的穩增長政策產生影響,而人民幣也因此面臨貶值壓力。然而這半年來,全球各地不論新興市場的俄羅斯、印尼,或先進市場的歐洲、日本,其貨幣的確全部走跌,美元指數更是從七月的80左右一路上升至90以上,創下2006年4月以來的最高,美元指數半年內上漲幅度達到12.5%,其間只有人民幣維持相對的穩定,漲跌幅度很小,實質上人民幣等於釘住美元而跟著對全球貨幣升值。

  人民幣這種強勢究竟可以維持多久,卻令全球投資人非常擔心和關切。Fed前任主席葛林斯班認為,QE退場對一些以大宗商品出口為主的國家影響很大,但中國經濟發展優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受到的影響應有限,這也是人民幣可以維持穩定的原因。惟另有外匯分析師分析指出,中國對外資產大部分是外匯儲備,其中又大部分是美國國債,人民幣貶值無助於資產負債結構的改善,只有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才是正道,而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中如果出現大幅貶值,貿易夥伴國家將減少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就更難流通於國際,勢必使其國際化的進程受到阻礙;為達成這個長期的大目標,人民幣必須維持穩定,就算犧牲一些出口競爭力,也應該忍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