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粥暖溫州大愛無疆:凡人善舉築起“愛心高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7 15:18:18


夏日施茶,冬日舍粥,紅日亭為溫州樹起了一面別具風格的慈善旗幟。據統計,在盛夏季節,紅日亭每日送出的“伏茶”就重達13噸。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新華網報道,溫州,清晨,寒風凜冽。夏先生從安徽乘長途車抵達溫州,一夜顛簸勞頓,饑腸轆轆。這時,他在市郊過境公路一家“黃老伯美食坊”門口看到一家熱氣騰騰的專賣米粥的早餐店,便一頭進去呼嚕呼嚕喝了三大碗。他當買單時店員告知:這是免費的。夏先生一聽好生驚訝、感動。

  原來,這是一家愛心施粥點。這樣的愛心施粥點分布在溫州的街頭有10多個,每天至少有3000多人免費感受到“粥暖溫州”的愛心。

  夏送茯茶冬施粥

  溫州市華蓋山東麓,環城東路與江濱路交叉處,一棵濃蔭蔽天的百年榕樹生機勃勃。大樹下,一棟200多平米的朱紅、通透的大開間亭式房赫然醒目。這裡,每天清早燈火通明,熱氣騰騰,人聲鼎沸,每天到這裡喝粥者絡繹不絕。屋裡屋外10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和10位志願者將半夜裡熬制好的粥菜、湯圓運到這裡,一個個緊張地忙碌著舀粥、配菜,擊鼓傳花般將一碗碗熱乎乎的粥菜、湯圓端送到排隊人群手裡,食者個個綻著笑容,心裡暖洋洋的。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溫州的“紅日亭”免費施粥亭。

  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夏天,溫州市葉寶春、王夏蘭、孫蘭香等五六位退休老人萌於原始、淳樸的愛心,自發買來淡竹葉、夏枯草、茯苓皮等多種中草藥,熬制成降伏暑氣的涼茶,在一處名叫“紅日亭”的路邊涼亭免費供路人飲用,以消渴解暑。

  到了2006年,紅日亭志願服務的老人數量增加到26人。其間老人們從夏季供應茯茶擴增到秋冬施粥,還根據四季節氣和民間習俗免費向路人供應芥菜飯、清明餅、端午粽、中秋月餅、冬至湯圓、臘月糖糕等食品、點心。這一善舉一做就是40年,每日風雨無阻。施粥量每天多達80多斤大米,煮18大鍋粥,茶水每天燒3-4千斤一兩噸,惠及600來人。食粥者大多是外來務工者、生活清貧者、孤寡老人、城市清潔工和過往行人等。

  紅日亭老人們的善舉深深感動了無數人,被人們譽之為溫州的“愛心高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