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而不強 中企走向世界須克服四大障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0 10:41:39


阿裡巴巴面臨5家美國律所發動的集體訴訟調查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如今,我們把中國的發展視為理所當然。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放慢速度,但依據某項指標,中國的產出現已超過美國。那麼中國企業是否也會征服全世界?我們中的很多人是否遲早要用上中國手機,開上中國汽車?

  英國《金融時報》2月4日載文《中企尚未做好統治世界的準備》,文章說,,這絕對有可能發生。去年,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百度和騰訊等科技公司也在中國龐大的在線市場建立起主導地位。就連小米——一個五年前根本不存在的公司——也異軍突起,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之一。

  然而,谷歌、寶馬和高盛等公司現在還不必害怕,原因至少有四點。

  首先是中外環境的巨大差異。阿里巴巴本月在美國面臨集體訴訟,被控在IPO之前沒有披露其與中國監管部門之間的辯論,後者指責阿里巴巴打擊假貨不力。這種中外差異可能在其他行業也會發揮作用。銀行和互聯網企業或許會發現,外面的世界更殘酷。

  其次,中企可能會因它們被認為與中國政府有關係而受到懲罰。典型的例子是華為,這個世界級的電信公司一直無法打入美國市場,因為華盛頓懷疑其構成安全威脅。

  第三是品牌問題。在去年之前,沒有一家中國公司躋身美國Interbrand品牌咨詢公司發布的全球百強排名。去年,華為闖入了這個精英俱樂部,名列第94位。中國品牌的知名度較低可能會造成損害。業內調查顯示,像長城和長安等中企生產的汽車質量近年來有顯著提高,但其品牌聲望並不高,無法對美歐市場造成嚴重衝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