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穹頂之下:“砍柴人”與“挺柴人”打起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07:46:45


 
  說到政治周期性行業,大多數投資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軍工,但其實環保和軍工一樣,也是典型的政治周期性行業。環保的政治周期性源於我們發現:政策和訂單是驅動A股環保股價波動的核心因素。
 
  每五年的環保規劃是中央政府的莊嚴承諾,隨後層層分解為各省市的目標,與官員考核息息相關;這導致了中央政府的環保政策直接指揮地方政府後續的環保項目投資,這決定了在每個五年周期內的環保治理市場蛋糕有多大。而所有的環保政策和規劃最終都會落實到一個個項目訂單,這些訂單決定了具體企業的業績。
 
  2010年,環保產業被國務院列為七大戰略性產業之首,市場對於環保的關注度也空前提高今年是環保“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中央政府和環保部開始討論、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年份。

  而柴靜也關注到環保和能源反腐,他列舉了劉鐵男的案例,也採訪了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等人。按知乎網友Hengcuo的總結:非常清晰的指出了一條理論上可行的環境經濟學解決方案:尊重市場規律,讓市場去淘汰落後產能,去推動技術創新,去選擇更清潔能源;而政府以及其他公權力機關要做的,就是建立有效的環境司法體系,保證市場公平。

  是啊,就算這個問題學術上有答案,網友依舊不會買賬,就像轉基因問題一樣。

  解振華與柴靜對談: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解振華,原發改委副主任,全球氣候談判中方代表—觀察者網注)
 
  APEC會議期間,中美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政府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並將於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碳排放與霧霾同源,這一計劃有協同減排效果,將對中國大氣治理帶來巨大影響。
 
  柴靜:解主任,您曾經提過,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這實際上是一個倒逼機制。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去逼自己呢?
 
  解振華:二氧化碳排放與大氣污染源在能源領域同根同源,與能源結構和能效水平有直接關係。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平均能效水平較低,是碳排放量大、空氣污染嚴重的重要原因。應對氣候變化與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有很大的協同性。因此,節約能源資源,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發展非化石能源,調整產業、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保護恢復生態環境,既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環境污染,又可破解資源環境的壓力,還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這是多贏的舉措。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國政府除了將碳強度和能耗強度繼續顯著下降作為重要抓手外,還確定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要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達到20%左右的目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根據我國國情和能力,自主確定的目標,實際上形成了促進轉方式、調結構的倒逼機制。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加快轉型升級的決心和信心,彰顯對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