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五年三次出席博鰲論壇 今日將發表演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8 09:48:04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最近5年的5場開幕式演講中,“發展”的出現頻率都不低於50次。例如,2011年,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在演講中共論及63次“發展”,他特別強調,“我們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不斷擴大共同利益,推動地區所有成員共同發展。”一年之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在演講中特別指出,“歡迎地區外國家參與亞洲發展進程並發揮建設性作用。”

  改革:

  亞洲“爬坡”“過坎” 中國可以做些什麼?

  2013年4月7日,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出席博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闡述中國主張。他認為,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衝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讓各種發展活力充分迸發出來。

  習近平表示,亞洲要謀求更大發展、更好推動本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共同發展,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還需要爬一道道的坡、過一道道的坎。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他在演講中表達了自己的期望,並許下了中國的承諾:“中國將加快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積極探討搭建地區性融資平台,促進區域內經濟融合,提高地區競爭力。”

  在2014年的博鰲論壇上,李克強也在講話中詳細闡述了如何“向改革要動力”。

  “我們將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設,形成有益經驗,並複制與推廣到其他地區。”李克強分析,“這有利於放寬市場准入,更好創造營商環境,鼓勵公平競爭,建設法治經濟,也會更多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穩定市場預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