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發表中國人權事業進展白皮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8 10:44:45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11億元資金,在2個省、14個市和300個示範縣重點推進,加快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加強農業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全年培訓鑒定約40萬人次。組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範培訓,全年培養1.2萬名學員。開展現代種養技術、動物衛生防疫等專業培訓,全年培訓7萬人。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建立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鈎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教育公平得到更好落實。繼續加大教育資源投入,並向中西部和農村義務教育傾斜。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4101.9億元,增長8.2%。中央財政安排學前資助資金10億元,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資金132.66億元,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72.93億元。全國近1.1億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享受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小學一年級新生免費獲得學生字典,中西部地區124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獲得生活費補助。自2014年11月開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地區補助標準由每生每年600元提高到800元。安排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71.56億元,約3184萬學生受益。1000多萬名中職學校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約488萬名普通高中學生、315萬名中職學生和660萬名高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10億元,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重點實施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等工程。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6%和86.5%。全國已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始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問題。繼續實施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和“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兩項計劃的規模分別擴大至20萬人和5萬人,分別比上年增加1.5萬人和2萬人。

  扶貧工作扎實推進。實施“精准扶貧”戰略。國家將10月17日確定為扶貧日。中央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定點扶貧實現了對重點縣的全覆蓋。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扶貧資金433億元,比上年增長近10%。實施以工代賑政策,中央財政投入資金57.2億元,支持建設一批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中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為參與工程建設的貧困地區群眾發放勞務報酬6.8億元。針對貧困地區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累計投入中央補助資金55億元,搬遷貧困人口91.69萬人。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投入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約1541億元,支持片區改造建設3.17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建設9.6萬公里農村公路和一批農村客運站點,解決片區93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交通問題。推進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七省區138個“溜索改橋”項目建設。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4年底農村貧困人口為7017萬人,比上年減少1232萬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