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近日,全球知名財經媒體《金融時報》有了新東家:日本經濟新聞社(日經新聞)出資約13億美元,從英國培生集團手中買下這家擁有127年歷史的報紙。
這一大手筆收購案引發廣泛關注。一些人開始擔心,在日經新聞掌控下,《金融時報》能否繼續保持對日本企業和政府的客觀報道。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通過記者俱樂部等制度干預媒體,壓制日本媒體的批評聲音,這種做法可能影響到《金融時報》今後的聲譽。
翻出陳年舊賬
在日經新聞宣布收購《金融時報》後,不少媒體立即翻出四年前的一樁舊案,指責日經新聞不過是日本企業的傳聲筒。
2011年10月,奧林巴斯前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伍德福德向《金融時報》爆料了這家公司的會計醜聞。奧林巴斯董事會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一直想方設法隱瞞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投資損失,這些虧損都以收購之名被核銷。
這一重大醜聞引發各大媒體廣泛關注和跟進報道,但日經新聞最初卻置之不理,隨後也是淡化處理。
伍德福德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日本媒體“對於強大的勢力持恭敬甚至虔誠的態度”。他說,如果《金融時報》當時為日經新聞所有,他可能不會對其爆料奧林巴斯公司的醜聞。
他說:“我很擔心,被日經新聞收購所帶來的潛意識影響會令其(《金融時報》)不再願意刊登批評包括日經新聞在內的日本企業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