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史海沉鈎:東晉為何到處是貪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5 14:59:25


 
  1、“中正官”一般來自士族,近朱者赤,他們賞識的人自然是同類人;2、跟他打招呼的、“走後門”的全是這個圈子裡的人。

  因此當時的“潛規則”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左思有一首著名的《咏史詩》:鬱鬱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意思是:茂盛的鬆樹長在山澗底,矮小的樹苗長在山頭上。小苗只有很短的莖,卻能遮蓋百尺的鬆樹。貴族子弟能登上高位,有才能的人卻埋沒在底層。形勢就是這樣啊,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窮人們在圈子外仰天悲歌,淚下如雨。再回頭看出身寒門的陶侃,更會敬佩他超人的力量,理解他晚年的無奈退讓。

  這個制度誰發明的?曹魏時的吏部尚書陳群,類似於組織部部長。曹操主張“唯才是舉”,有才如懷孕,怎麼遮都遮不住,很快能嶄露頭角,回到了春秋、戰國時的用人標準。但和當時風氣格格不入,迎來的是門閥士族一張張冷冰冰的臉。所以曹操終身不敢稱帝。

  曹丕能順應潮流,與時俱進,聽從了陳群的建議。士族們舉雙手雙腳贊成,笑容綻放出一朵朵鮮花。不久,曹丕在萬花叢中順利改朝換代。

  從此以後,皇室和士族“狼狽為奸”。

  晚年遭到眾多非議

  當時南方極不穩定,王導希望士族和皇室能同舟共濟,當然也是為了維護王家的利益,所以對士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也符合他個人的性格,謙和寬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