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悲壯的起點 不屈的抗爭:1931-1937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10:03:31


 
  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

  民族的危亡,形勢的變化,讓國共前嫌得釋,最終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全面抗戰後的鬥爭奠定了重要基礎,更為抗戰最終勝利書寫了重要的序篇。

  美國記者愛潑斯坦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戰》一書中,熱情地描繪中國之抗戰:“作為一個民族,共同對付危及大家的生存和前途的共同威脅。他們以血與汗,以新的精力和新的信念說:‘這塊土地是我們的!’”

  為了這塊土地,為了最後的勝利,無數英魂長眠在白山黑水,長城內外。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朱成山統計,東北14年抗戰中,有70位以上的中共將領獻出了生命。“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實屬罕見。”

  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估算,僅在1931年到1937年間,抗聯殲敵就達10.35萬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局部戰場的抗戰,犧牲慘烈、何其悲壯!

  最困難的時期,抗聯部隊被“打散”。被迫撤到蘇聯境內時,人員僅剩約千人。他們在蘇聯接受改編,番號蘇聯紅軍遠東紅旗軍第八十八獨立特別旅。
  無數的犧牲換來了最終的勝利。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進攻日本關東軍。第八十八旅最先踏上東北國土,有力協助摧毀了中蘇邊境日軍所謂“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軍事要塞。是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最後一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