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湖南“無媽鄉”調查:媽媽拋棄孩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4 10:44:40


 
  而對於那些所謂拋棄孩子的媽媽,站在不同角度,人們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當記者問及張月和張明是否憎恨自己的母親時,張月輕輕地點了點頭,張明則沒有說話。但當問及他們是否希望媽媽回來時,兩個孩子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而在另一個“無媽”之家裡,72歲黃成表達了對離家兒媳的不滿。“她很懶,什麼也不做。”這位帶著兩個孫女生活的爺爺說自己的兒媳婦在外面打工,長了見識,認識了很多人,愛玩愛花錢。女人的心思也變了,喜歡上了別的人……但是,他的鄰居、一位老嫗說,黃的兒媳很聰明,也很能幹、聽話,是一個很好的女人,離家的原因就是生活過不下去了。

  更多時候,這種對離家母親的矛盾認識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家庭裡。在郭靈家中,這位63歲的老太太提起已經回老家的兒媳婦時,言語中也充滿了矛盾。時而說自己和兒媳婦關係很好,自己很喜歡這個兒媳婦,時而又說兒媳婦比較懶,不愛幹活兒。

  在這位老人的嘴裡,她是希望自己的兒媳婦回來的,但是兒媳婦給她兒子的回話,讓她心寒:“兒媳婦電話裡讓我兒子不要找他,否則她娘家人見到會打他的。”

  北青報記者在黃荊鄉的採訪中,人們對於離家出走的媽媽總體是兩種評價:在無媽的家庭中,對於這些媽媽,基本上是傷心,甚至於氣憤的;而對於外人來說,這些媽媽的出走,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同情的。

  為什麼對於“拋棄”孩子的媽媽會有不同的認識?又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現實,讓這些媽媽離開了自己的孩子? 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貧困陰影下的婚姻

  花錢通過媒人找媳婦

  “黃荊嶺,石頭殼,缺水少田,光棍多,討十個媳婦,五個跟別個。”這是流傳於黃荊鄉的一句俗語,它也反映了大多數人對於“媽媽離家出走”原因的認知——貧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