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湖南“無媽鄉”調查:媽媽拋棄孩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4 10:44:40


 
  需要改變觀念的,並不只是打工的男人們。

  對於一些人來說,貧困和“失母兒童”成為了一種獲得別人幫助的“資本”。他們沒有把希望寄托於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對未來生活改變的努力,而總是通過強調“貧困”,寄希望於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來永遠地幫助下去。

  “來的人越多,送的錢就越多。”黃成的一位鄰居這樣對記者說。

  對於黃成來說,他似乎也已經習慣這樣了。他無時無刻地強調自家的貧窮:除了大兒子沒錢以外,同樣在廣州打工多年的二兒子也沒有錢,特別是今年二兒子在年初村裡打水的時候摔傷了手腕以後,家裡什麼農活都做不了。

  “那現在我怎麼沒看到你二兒子?”北青報記者問。

  “他去縣裡‘耍錢’(當地土話,指消遣、娛樂——記者注)去了。”黃成說。

  實際上,一些鄉民的“等、靠、要”,也讓曾經捐助過他們的部分志願者和愛心人士感到失望,甚至拒絕再提供幫助。網友“殷勤”就是其中的一位。

  “殷勤”是邵陽市的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在2013年1月8日撰寫的《火柴行動——資助黃荊鄉“無媽鄉”愛心活動召集》至今仍然掛在名為“雲帆戶外運動俱樂部”網站的論壇上。

  他說,多年來,他不僅和朋友們一起多次去黃荊鄉探訪並捐錢捐物,還把一些孩子帶到自己家裡去住,但是2014年以後他和一些朋友便不再做這件事了。

  “很多人就想著靠我們的捐贈,而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殷勤”說他曾經想捐助一位初中畢業的孩子繼續讀書,從而改變家庭現狀,但是這家的大人只想要錢,而拒絕讓孩子再去上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