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沿海濕地劇減危及生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2 16:23:00


資料圖片:秦皇島沿海濕地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根據中國科學家和美國一家研究中心19日發布的報告,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沿海濕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而且,當前的經濟計劃可能會使沿海濕地面積減少到“生態安全”(包括淡水、漁業生產和防洪)所需的最低水平以下。

  美國《紐約時報》10月19日載文《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正在蠶食沿海濕地》,文章說,這份報告是18個月研究的成果。報告稱:“導致沿海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大規模且迅速地改變沿海濕地的用途和填海造地。”

  報告令科學家、中國普通人和一些官員更加擔心,中國經濟幾十年來的迅速發展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也許是不可逆轉的破壞。近年來,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引起了公衆的強烈不滿。盡管中國高層承認需要保護環境資源,但許多部門和官員仍將經濟發展作為他們的首要任務。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已降至7%或以下,許多人都在密切關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將采取何種措施維持經濟增速,以及這些措施將對環境產生何種影響。

  報告由中國國家林業局、中科院和總部設在芝加哥的保爾森研究所共同發布。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該研究的主要成員雷春光19日在接受采訪時說:“生命保障系統正在退化。濕地是沿海地區生物多樣化的核心。現在,它們正在消失。”

  保爾森研究所主席、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是時候重新思考以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并采取果斷行動向更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了。”

  中國國務院和林業局去年宣布濕地保護的“紅綫”,規定到2020年,中國沿海濕地面積不少於1.31億英畝——確保生態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但報告稱,填海造田等項目正在對這個目標構成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