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被掐“七寸” 量化交易中國生存堪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8 16:19:18


 
  東證期貨指出,如果以2015年6月15日作為分界綫,在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之後,國內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的正相關性明顯增強,這種正相關性的增強有相當部分原因在於高頻套利交易的跨市場操作所致。股票和金融期貨市場的動蕩全面蔓延到了商品期貨市場,而商品期貨市場的價格與實體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系,商品期貨市場的動蕩對實體經濟構成了巨大的風險,因此嚴控高頻交易在市場上“興風作浪”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

  嚴格意義上來講,程序化交易屬於算法交易的範疇。許多種類的算法交易策略可以被歸為高頻交易策略,而高頻交易又以高成交量和高申報成交比著稱。

  量化交易的未來:無法成為主流?

  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滑、信托產品頻現兌付危機,追求穩健收益的量化產品正在卡位低風險的絕對收益類產品。杜曉海指出,量化對衝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介於債券類和平衡類,波動性大致是8%-10%。

  在資產配置荒中,這對於量化交易的發展是個機遇。但同時身處監管風暴,當下也面臨著挑戰。“當前中國對量化交易的監管有點過火。”獨立家族基金管理人宋衛國表示。大部分量化策略是通過發現市場的規律,通過合規的方式獲得絕對收益。眼下的監管可能因噎廢食。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答記者問時指出,程序化交易是技術進步與市場創新的體現,是一把雙刃劍,對資本市場有利有弊。

  在成熟市場,程序化交易發展較快,主要源於其多交易場所的市場結構,也源於其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者結構,程序化交易可平滑不同市場和關聯產品價格,提供市場流動性,提高價格發現效率,也有利於克服交易中人為因素的影響。

  程序化交易可提供流動性,但也可能破壞公平性。

  張曉軍指出,我國資本市場流動性已經較為充足、換手率較高的情況下,通過程序化交易進一步提高流動性不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我國市場以中小散戶為主,而程序化交易主要為機構或大戶所采用,過度發展程序化交易不利於交易公平。

  這是否意味著國內的程序化交易未來不可能像國外一樣占據主流?據市場調查研究,2006年,算法交易占到歐美股票交易的33%左右,而到了2009年,60%-73%的股票交易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到了2012年相關的占比下降到了50%,但仍占據重要的市場地位。

  目前,尚未有官方數據統計量化交易的規模。不過,國內多位量化人士一致認為,量化交易在國內尚未占到半壁江山的地步。前述滬上公募人士,甚至認為“和主動管理的產品規模相比,量化還是小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