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朱松嶺:兩岸共享中國夢之初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9 10:28:50


 
  二、理論體系:民族、民本、民享融為一爐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長期在相對封閉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具有高度民族文化的共同體,具有獨特的輝煌歷史和發展進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與屈辱,統一的國家在外侮的強力下被分割、被肢解,不平等條約割讓了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東北、西北皆有中華兒女被沙俄欺凌致死。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溥儀為傀儡,建立了偽滿洲國,分割中華民族。蘇俄帝國主義侵占了我黑瞎子島,借我求其出兵東北之際,唆使我外蒙古“公投”獨立,外蒙人民被分割,被解構、被重構。汪精衛建立偽政府,作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幫凶,肢解中華民族。由於近代以來民族遭受欺凌,民族文化被外來勢力所不屑,為本族求強之精英所爭議,全盤西化乃至其他諸多種種拋棄中華文化之意圖、主張漸漸出籠,或做實踐,以至中華文化遭受拋棄或破壞。中華文化存,則中國存,則中華民族存;中華文化亡,則中國亡,則中華民族亡。近代以來諸多思考和求索在進入21世紀後的今天應該適時被思考、提升。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夢論述在理論體系上恰恰是揚棄中華文化,提升中華文化,通過提升中華民族軟實力、硬實力、巧實力基礎上實現中華文化“形散神不散”的精氣神,集大氣、恢宏與一體,謀求民族復興之創舉。

  民本,才是中華文化之根本,這與西方有著很大不同。民本是東亞儒家政治文化構造性的部分。中國上古時的重要典籍《尚書》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八個字是對民本主義最好的詮釋。民本主義在東亞基本上停留在理念層面,主要是靠內在的道德約束來發揮影響,它在政治活動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化上則是殘缺的和脆弱的。近代以來,這些國家紛紛放棄了君主專制制度,民本思想開始被重新解讀。在保持傳統並納入一部分文化上被涵化了的西方政治理念之後,該思想又成為現代東亞國家政治思想上層建築的基質、基調。現代化、政治發展的根本任務其實就是解構舊秩序並重構一個新秩序。舊秩序的根本消解和新秩序的整體確立必須經由累積性的建設來完成。累積性建設的必要前提是社會要有一定的秩序。在現代化之初,幾乎所有東亞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威權的政治形態,都奉行民本的政治路線,希望能夠實現傳統民本主義與現代民主主義的完美結合,走出一條具有東方文明特色的民主之路。這既是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向傳統東亞政治形態的某種回歸。必須強調的是,這種回歸本質上只是填補秩序真空的一種權宜安排,不應當被簡單地視為東亞現代化目標體系中當然的構造性部分。而中國夢則是對上述民本問題有一定能夠超越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的,將民本問題與民族、民享結合在一起,則是中國夢理論體系的獨到之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