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需對南海政策謹言慎行
在今天西太平洋戰略與安全局面下,民進黨重新上台後的南海政策必定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的一系列言行可能讓有些人擔心蔡英文會在堅持太平島屬於台灣的同時,發表聲明放棄九段線(U形線)。而一旦台灣方面放棄九段線,就會使大陸方面陷入孤軍無援之境,甚至喪失史實依據和法理依據,因為在一些論者看來,中華民國政府是在1947年頒佈帶有九段線的地圖的,原圖以及相關的檔案乃至大量外交檔案都存放在台灣,假如台灣民進黨當局改變立場,且不為大陸提供檔案資料支持,甚至在美國唆使下發出不利於大陸的聲音,大陸將陷於被動。筆者有理由不同意這種看法。第一,蔡英文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出賣中華民族利益,而很可能與馬英九當局的立場拉開一定距離,或許回到李登輝時期的政策立場 —— “在管理釣魚島和南中國海周邊領土爭議方面,台灣應避免把那些區域認定為‘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或‘構成(中國)歷史水域’,以便與中國在那些爭議上的立場保持一定距離。①”也就是說,蔡英文的說法可以是模糊的,不明確宣示或否認南海水域屬於中國,但含糊其辭地表示屬於“中華民國”或者台灣,同時表示和平解決有關爭議,維護國際航行安全等等。如果是遇到這種情況,中國大陸可以不予評論,依舊實行現有方針政策,因為只要體現“一中原則”,就沒有必要加以糾纏。
第二,即使蔡英文真的為了討好美國,不惜冒著受大陸打擊的風險以改變南海地位來換取美國的青睞,大陸也不會變得無可奈何或陷入困境。在筆者看來,本來也只是大陸在維護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台灣實際上只在乎太平島的安危而已,並沒把九段線以內的水域當成自己的祖產加以維護,對大陸的維權行動台灣連順水推舟都稱不上,充其量只是在旁邊看熱鬧。所以,台灣當局的立場實質上無足輕重,它那些檔案資料也不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台灣換了一個政黨執政,中國主權和領土的法理依據就喪失了。事實是,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中國以前的一切都被新中國依法繼承,而時至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台灣等同於具有法理地位的“中華民國”,即使它保存有大批相關文件、檔案、資料。聯合國就是最好的例證,儘管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的相關檔案文書、外交文件也都保存在台灣,當時中國是以中華民國身份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並同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筆者相信這不能改變在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中北京代表中國的合法地位。
第三,假如蔡英文的智囊以為西太平洋局勢可以利用,執意借南海問題挑事,以謀取政治利益,她必須承受兩方面的重大危及與損失:一是進一步降低“中華民國”國際地位,台灣無權再提南海問題,一旦太平島發生被越南攻佔的危險,大陸依法收復它之後,不會歸還給台灣。台灣不承認九段線,美國便無權根據《對台灣關係法》要求中國大陸把太平島歸還給台灣,而如果美國派兵從越南佔領軍手中奪回太平島並還給台灣,則不僅省卻了中國大陸的麻煩,也會讓美國在南海陷入矛盾之中。其實,即使是國民黨執政,因兩岸缺乏軍事互信機制,也排除了在南海進行軍事合作的可能;美國的戰略部署也不允許台灣採取任何可能攜手大陸的軍事舉動。所以,假如越南奪佔太平島,美國的最好辦法就是脅迫越南撤軍,以防大陸派兵奪島並改變南海格局。當然,越南會判斷中國一定出兵奪回太平島,而如果越方估量沒有能力重新奪取該島,則不會在全世界面前承受失敗的恥辱;越南會判定美國支持越南的可能性低於支持台灣,只不過美國不會直接援引《與台灣關係法》(它承諾保護台灣不受武力攻擊,指的是台灣島及其離島,而不是遙遠的太平島);越南會清楚,其武力奪取太平島的行徑必將遭到世界輿論的反對,不利於越在整個南海爭議中的地位,無異於以小失大,得不償失。
二是引起連鎖反應,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大陸可以認定蔡英文是在搞台獨,有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應予以反擊,可毫不客氣地壓縮台灣國際空間,辦法就是順水推舟,接納願意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台灣“友邦”,很可能發生林中斌所謂“雪崩式的斷交潮”。竊認為,發生一連串“斷交”對台灣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會進一步大大削弱“中華民國”的國際基礎,畢竟國際承認是國際基礎的核心。儘管說到此事時,有台灣人士表示,台灣民眾更在意在全球自由走動,而不注重沉重的外交事務,但這不是全面的評估,正如國外學者所言,“除了外交承認所傳遞的象徵性地位外,保持哪怕幾個盟友也可防止被進一步孤立,阻礙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沒有國際反對的情況下合併台灣的能力。②” 筆者相信後者的論斷有些思考基礎,循著這個思路推延下去,如果“斷交”發展到極致,接近於零“邦交”時,“中華民國”會如何?台灣將如何面對?美國不會看不到這一前景,葛來儀的講話便挑明了這一點,其中雖未提及南海,也沒警告其嚴重性,卻估計了改變台灣國際空間的可能性,稱兩岸外交休兵可能結束。
一旦兩岸走到如此境地,大陸方面的損失可能是台灣社會中國認同的進一步減少,而蔡英文當局的損失將不僅是民進黨的損失,而是全台灣的損失。既然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換來的是台灣社會中國認同的不增反少,恐怕再減少一些對大陸而言也無足輕重,反倒有助於兩岸雙方進一步思考以後的路該如何走下去。對蔡英文當局則不然,謀求連任的可能將化為泡影,民進黨的自信心將嚴重受挫,民眾可能會重新請國民黨回來。如此,則兩岸關係經歷一段波折後,可能回到正確軌道。這段波折最短4年,最長8年,經過一場新的考驗和教訓,結果將是大陸更加自信,台灣更加不自信;大陸不再擔憂哪個黨上台,台灣繼續擔憂路怎麼走。那就會出現一種反彈,讓兩岸關係從比較動盪重新回到相對和平穩定。
兩岸將出現高度緊張、中度交流、低度合作的局面
假如蔡英文上台執政,筆者以為,兩岸之間會出現高度緊張、中度交流、低度合作的局面。兩岸關係發生動盪的同時,最多只能維持中低度的交流合作,如民間的文化、教育、科技、社會、行業等交流合作;海協海基兩會可維持溝通並攜手解決緊急問題;兩岸官方交流將會中斷,國台辦與陸委會的溝通將轉而委託海協、海基兩會進行。當然,交流的成分會大於合作,兩岸業已簽署的21項協議有些將得以繼續實施,有的可能難以為繼。總體說來,兩岸專業領域的合作將局限於低度合作。以海洋合作為例,具有政治和軍事意涵的兩岸高度海洋合作非但不可能,還會引起麻煩,但不等於不能開展低度海洋合作。首先,無論如何,兩岸一般意義上的海事合作總是可行的,從台灣海峽到東海、南海乃至印度洋、波斯灣直至地中海。例如共同開展海洋科考、海洋水文、海洋氣候、海底資源、海岸保育、海難救助、海洋教育、航海培訓、海洋文化、海洋考古等方面的合作都是可以造福兩岸人民的,兩岸不乏這些領域合作的基礎。其次,海上絲綢之路沿途非傳統安全合作,包括海上和陸地兩方面。防海盜、反走私、反恐、防污染等都是兩岸雙方需要的、合作空間很大的重要領域,而當前跨兩岸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也確實需要兩岸攜手應對,從客觀上看,“橫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恐怖犯罪的預防與打擊工作,兩岸有極大的合作空間。③”有鑒於此,兩岸雙方可以考慮簽訂非軍事性、海警(海巡)合作協議, 並藉以積累互信,創造條件,逐步走向簽訂以避免衝突為前提的兩岸軍事互信措施協議,維護台海和平,造福兩岸人民。再次,兩岸最有可能加強海上產業、環保科研等方面合作,甚至建立常態化的海洋合作平台。當前福建、廣東等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已開始出台或實施與台灣地區的海洋交流合作計畫。例如福建正力爭在海洋產業合作方面,以廈門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閩台(福州)海洋產業園建設為重點,加強兩岸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材料和深層海水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合作,並在設法推進台灣海峽油氣資源合作勘探,以及強化兩岸同胞經福建口岸的雙向旅遊,深化閩台漁業交流合作等④。在兩岸漁業合作方面,可借助台灣遠洋漁業優勢,尤其是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域建立的60多個海外基地,以及大陸的港口、資金、人力優勢,開展兩岸遠洋捕魚合作,以合資公司形式,從南海開始,向更廣大的海域推進⑤。
註釋
①Jing Huang with Xiaoting Li: Inseparable Separation: The Making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Singapore, 2010, P.225
②Timothy S. Rich: Renting Allies and Selling Sovereignty: Taiwan's Struggle for Diplomatic Recognition, in The Changing Dynamics od The Relations Among China,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Cal Clark, published by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castle upon Tyne, UK, 2011, p.189.
③吳建德等主編:《和諧的對立——共創兩岸和平新願景》,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2014年出版,第401頁。
④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朱曉琦在第十一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http://hk.crntt.com/doc/1038/7/8/1/103878123.html
⑤褚曉琳、傅崐成:《兩岸合作開發南海漁業資源規劃研究》,載《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2年第2期,第5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2月號,總第2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