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在非軟實力其實並不“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14:20:06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2015年10月1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在其官網上撰文,稱中國正在非洲拓展軟實力魅力。文章稱,中非百餘名智庫學者齊聚南非比勒陀利亞出席中非智庫論壇第四屆會議,這是中國在非洲拓展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之後,在非洲知識精英階層深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軟實力的首倡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也坦誠,中國在非洲的軟實力不容小覷,非洲民眾對中國的評價甚至要好於他們對很多西方國家的評價。中國在非洲軟實力其實並不“軟”。

  一、中國在非洲軟實力的四點優勢

  西方學者常常很疑惑,中國對非援助要比西方對非援助少很多,但為何中非關係在很多方面取得的成效還比西方國家要更為顯著?中非關係的成功經驗很多,其中重要方面是雙方在歷史上能始終平等相待、相互支持。非洲人記得,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曾幫助非洲國家修建了長達了1860公里的坦贊鐵路,而那時中國自己還非常貧弱。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國家把非洲視為“絕望的大陸”,而中國卻逐步加大了對非合作,由此帶來了中非關係的全面發展,也推動了國際社會對非洲的重新重視。中國對非援助就數量而言仍難以與美國和歐盟比肩,但中國從來不以“捐助者”自居,不以“先富者”自傲,而是始終強調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中非深厚的歷史友誼以及中國對非政策的親和力,是非洲人對中國的第一點認識。

  非洲民眾對中國的感知,還源於中非經貿合作成效的巨大說服力。我們不否認,中非經貿合作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但中非合作的確推動了非洲發展,給非洲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以下事實不容忽視:中非貿易提供了普通非洲人能夠買得起的商品;中國對非援助和投資極大推動了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由此提升了非洲國家的發展能力;中國從非洲國家的進口也推升了非洲原材料的價格,這顯然有助於非洲國家積累發展資金。埃塞人都知道,埃塞第一條機場高速公路、第一條環城公路、第一條城市輕軌、第一座風力發電站、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第一個現代化的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產業園,都是中國人援建或承建的。西方人常常指責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事實上,埃塞沒有多少石油和礦藏,但中埃(塞)合作卻正在全面展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