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攻克電磁彈射技術所有障礙 造出樣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5 17:12:45


馬偉明。
 
  光陰易逝,滄海桑田,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火星救援”將成為現實,“星際穿越”也不再是幻想,人類終將開啟宇宙時代。

  2015年,BBC關於中國教師在英執教的紀錄片,再度掀起了中西教育對比的大討論。在正反雙方的唇槍舌劍中,中國科技水平也自然“躺槍”。中國的科技水平處於什麼位置呢?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科大副研究員袁嵐峰博士用量化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科技水平已處於第一集團,跟美國有顯著差距,但屬於同一級別。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關注當下,在2015年,中國科學家在各個領域收獲頗豐,即使是曾經“高不可攀”的諾貝爾獎也有所斬獲——曾幾何時,國人對從未獲得諾貝爾獎無比糾結,一些大V更是揚言因為“體制問題”、“中國沒有自由的思想”、“中國沒有創新能力”而永遠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就像19世紀末,美國已經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大國,但科學水平還沒有這麼高,也有很多“良心”人士宣稱美國不可能搞好科學。

  諾貝爾獎僅僅是一個獎項,評判標準被少數人掌握,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學術話語權的一部分。恰逢歲末年關,觀察者網挑選出2015年獲得各種國內外科技大獎的中國科學家們,與讀者們一同鑒證中國科技進步。

  馬偉明 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最高獎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創設,這一基金會由查濟民及其家族於1994年捐資2000萬美元設立。該基金會獎項其後每年評選頒發一次,致力於獎勵科技領域有成就的中國科技人才,努力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已累計獎勵了包括“兩彈元勛”和“神舟五號”功臣在內的數百位傑出科學家和青年科技英才。

  張亭棟教授是血液病專家,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張亭棟教授通過對傳統中醫秘方(砒霜、輕粉、蟾酥幾味劇毒之物配制用來治療淋巴腺結核)進行深入研究,在劑師韓太雲的配合和幫助下,張亭棟教授將原方分成砒霜加蟾酥和砒霜加輕粉兩組做體外抑瘤試驗,反覆試驗發現,其中的砒霜是癌細胞的克星。張亭棟教授遂將砒霜提純,最終精製成亞砷酸注射液,專門針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上世紀90年代後推廣到全國,遂後推廣到全世界,成為當今全球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標準藥物之一。

  施一公 剪接體的三維結構、RNA剪接的分子結構基礎重大研究成果 2015年《自然》傑出導師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