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攻克電磁彈射技術所有障礙 造出樣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5 17:12:4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名列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榜首。英國物理學會(Institute of Physics)新聞網站《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將其評為“年度突破”。

  量子態隱形傳態是一種傳遞量子信息(例如以量子叠加態編碼的信息)的技術。它首先要在信息傳遞的“本地”和“遠方”兩地間建立量子糾纏,將要傳遞的“目標量子信息”與量子糾纏的本地方進行測量,遠方的糾纏量子狀態隨即改變,但需借助兩地間必要的經典通信,即可將遠方的量子態重構成為“目標量子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原先攜帶“目標量子信息”的物理載體卻留在原處,不必被傳送。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搭建了6光子的自旋-軌道角動量糾纏實驗平台,實現了自旋和軌道角動量的同時傳輸,在量子隱形傳態方面取得突破。

  屠呦呦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諾貝爾獎的門檻眾極高,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因素,對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科學成就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此情形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就顯得格外來之不易。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同志收到來自越共的請求。由於所有已知藥物都無法治愈當地的瘧疾,很多越共士兵死於瘧疾。出於對“同志+兄弟”的關懷,中國啟動“523項目”,開始著手研究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國60多個科研單位大協作下,前後共計3000餘人耗時13年,終於在1971年,屠呦呦女士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研究獲獎是當年研究團隊集體攻關的成績,是中國科學家集體的榮譽,也標誌中醫研究科學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是一種認可,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