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挖礦把湖南一村莊挖空了:遍地“天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8 09:45:42


 
  儘管村民對生活在滿是“天坑”的地方心有不安,卻對可能採用的分散安置方案多有不滿。他們覺得,這是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一切都很熟悉。被安置到其它村莊,必然會被當做外人排擠。他們更希望政府能把自己的家園修好還給他們。

  但在山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明看來,搬遷或為更現實的方法。李明說,回填石膏礦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用水砂填充,一種是用煤矸石填充,一種是用煤矸石和膠結混合填充。“邵東附近沒有水砂產地,從外界運輸成本太高,此種方法並不適用。用煤矸石填充最為便宜,填充效果也最差。目前,邵東縣基本是採用第三種方法。”

  李明指出,此種方法適用於人口密集、有重要建築物的區域,“其花費的成本與石膏礦的產出相比得不償失。”參照現有市場價格,一噸石膏礦能賣到60元左右,一噸煤矸石和膠結則需要80元左右。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將采空區的村民全部遷出,等待礦柱自然垮塌,或用人工爆破的方法使礦柱垮塌。“土地經自然垮塌後,可以再被利用起來,也無需擔心填充後再次坍塌的風險。”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