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困境在於資本外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8 14:04:45


自去年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以來,中國貨幣政策表現得迂回曲折,讓投資者難以看懂。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最近人民幣出了啥狀況?本周,中國一再保證人民幣具有內在的韌性。官員們稱,預期人民幣貶值是“荒謬、不可能的”。

  英國《金融時報》1月15日載文《人民幣困境在於資本外逃》,文章說,空口白話不太可能令投資者滿意。自去年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以來,中國貨幣政策表現得迂回曲折,讓投資者難以看懂。對中國匯率政策意圖和控制人民幣匯率能力的困惑,是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一大因素。在許多旁觀者看來,再出現一波更大幅度的貶值似乎極有可能,這會對全球貿易和資本流動產生深遠影響。

  然而,人們最應該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對溫和的下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許會令人不安,但是以相對中國貿易夥伴國的貨幣衡量,人民幣近期的變動并不是那麼令人擔憂。

  此外,中國政府已相當明確地表示,無意發起一輪競爭性貶值。這樣的貶值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采取報複性措施,同時加大中國減少出口依賴的經濟再平衡的難度。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中國難以制定一貫性的政策,阻止人民幣從有控制的下跌演變成舊式的對人民幣的“擠兌”。中國央行去年8月調整匯率政策時,對外宣稱的目標是讓市場在確定人民幣匯率時發揮更大作用,其目的是為了讓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與傳統儲備貨幣比肩。不過,該行很快就發現自己被迫出手支撑人民幣匯率,為此在五個月裡花掉了六分之一的外匯儲備。

  這種狀況反映出正在發生的資本外逃的規模,而導致這波資本外逃的原因,包括利率的降低、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反腐運動,這些因素促使中國人將財富帶出中國。據惠譽(Fitch)估計,從2014年中到2015年底,資本流出總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