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絲綢之路”見證中阿友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0 09:53:03


 
  友好篇章熠熠生輝

  1956年,埃及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成為首個承認新中國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隨後,西亞的敘利亞、也門和非洲的摩洛哥、蘇丹等相繼與中國建交。1990年,隨著中國與沙特外交關係的建立,中國完成了與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建交工作。

  196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埃及開羅發表了發展中阿關係的五項基本原則。1971年以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23個國家聯合提議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隨後的投票中,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都對中國重返聯合國投了贊成票。

  60年間,儘管國際風雲不斷變幻,中阿友好合作關係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反而歷久彌堅,不斷鞏固與發展。

  近10多年來,前進中的中阿關係邁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腳步:1999年1月,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簽署建立中阿政治磋商機制的諒解備忘錄,有利於中阿雙方在國際事務中保持和加強密切的磋商與協調;2004年9月,中阿合作論壇成立,此後,中阿雙方在論壇框架內舉行了形式多樣的對話與合作,使得中阿合作論壇發展成涵蓋政治、經濟、人文交流等諸多領域、10餘項機制的集體合作平台;2010年5月,中阿正式確定“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係,中阿集體合作由此進入了全面提質升級新階段;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表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我們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2016年1月13日,中國政府發布《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為中阿互利合作勾勒嶄新輪廓,繪就美好藍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