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絲綢之路”見證中阿友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0 09:53:03


 
  人文交流勢頭喜人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近年來,中阿雙方都非常重視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以夯實中阿友好的民意基礎。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一是根據中阿合作論壇行動計劃,建立了中阿文明對話暨中阿關係研討會機制,有效促進中華文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相互了解,學習借鑒。二是繼續通過雙邊渠道落實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簽署的雙邊文化協定及執行計劃,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周、文化年和藝術節等活動,增進雙方人民的感情。三是強化人力資源與教育領域的合作,為雙方發展和傳承友誼服務。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開始培養阿拉伯語專業人才,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阿拉伯世界遍地開花,阿拉伯國家來華接受培訓的人員持續增長。如此推進中阿雙方文化交流,可謂是“人來人往,文來文往,學來學往”。現在,中國有20多所大學開設有阿拉伯語相關專業,9個阿拉伯國家開設了11所孔子學院和5個孔子課堂,全年在華學習的阿拉伯留學生超過14000人。四是加強新聞合作,媒體從業人員交流互訪增多,新聞產品交換和相互採用率大幅提高。五是民間交往日益密切,人員往來規模擴大,旅遊合作方興未艾。

  近日,“‘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中阿文化交流數據庫”在中國啟動,數據庫全面展示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成果。

  當前,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在進行變革,中國夢和阿拉伯國家實現轉型對彼此都十分重要。阿拉伯國家位於“一帶一路”匯合地帶,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阿拉伯國家追求發展的目標相通。這不僅將開啟中阿兩個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也必將掀開雙方友好關係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