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低油價時代油企:員工工資減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5 16:35:17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從哈薩克斯坦的項目部,到甘肅的公司機關,再到東部的家鄉,孫亮(化名)的2015年可沒少折騰。

  孫亮是國內某油企下屬鑽井公司的財務人員,國際油價的起伏波動,對他們公司的業績起著決定性影響。“去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哈薩克斯坦那邊就沒活兒幹了。到了六七月份,油價短暫地反彈到60美元,我們那裡又開工十幾口井。2015年,就只有這十幾口井的工作量。”孫亮說。

  為了減員增效,哈薩克斯坦項目上的外籍員工每天只上半天班。至於中方員工,除了必要的人員外,其他人都回國休假,“甚至項目部的食堂都開始收費了”。

  2015年3月底,孫亮回到甘肅的公司機關上班。突出的感受是,口袋裡的工資開始縮水,只能拿到以往基本工資的一半——4000多元,其他的績效和獎金都沒有了。

  在甘肅的幾個月,恰好正是油價跌得厲害的時候。每周開會,公司的財務經理都會把節約成本的事講一遍。孫亮印象最深的是,當時除了一些正式的文件,都要求採用雙面打印。“領導外出,也是幾個人盡量擠擠,車少開一輛是一輛。”

  由於公司機關工作量不多,孫亮索性在9月回到東部的家鄉。他說,許多同事都已在家休假,“但他們一般不會輕易離職,有的幹起第三產業,找找活兒幹。”

  談及對未來的打算,孫亮準備在家鄉找個穩定些的工作。“前幾年油價高的時候,公司前線的員工一年能掙20來萬元。”而現在的薪酬待遇,讓孫亮失去了在外“漂”的動力。

  與孫亮類似,在某油企上海銷售公司工作的陳竹(化名)也對工資下降有切身體會,但她並沒有閑下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