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智庫:美國“人權觀察”報告混淆視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6 10:41:20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立法均特別注意平衡安全、發展和人權的關係,都有專門的強調法治和人權的重要規定。中國新通過的《國家安全法》第七條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剛剛生效的《反恐怖主義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反恐怖主義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條第二款特別要求:“在反恐怖主義工作中,應當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習慣,禁止任何基於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視性做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7月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經過初審的《網絡安全法(草案)》第九條規定:“國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使用網絡的權利,促進網絡接入普及,提升網絡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利的網絡服務,保障網絡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2015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並在5月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草案)》開篇第一條申明:“為了規範、指引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的活動,保障其合法權益,促進交往與合作,制定本法。”第四條再次明文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依法開展活動,受法律保護。”

  中國的法律是公開的,立法過程中也是廣泛公開徵求全社會的意見的。上述所有法律,均經過了全國立法機關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國立法立足國情,吸收和借鑒國際經驗,在廣泛聽取民意和公眾有序參與的基礎上,努力形成平衡、可操作性的法律標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有既定性、權威性和可預見性,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基於法律,在法治的框架下,使維護國家安全、反對恐怖主義、保障網絡安全、規範境外非政府組織行為和保障人權之間保持目標一緻、和諧統一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